自从有了乔大锤,皇帝看这伙子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儒士们越来越不顺眼了,眉毛一竖,道:“这么好的机会给你,你要不要?朕叫人抄家,将你的家财尽数送给倭人,再在国子监门口给你立碑,好不好?!”
鸿胪寺卿忙跪地谢罪:“臣惶恐!”
“叫他们在那儿等,再好好想想,有什么可进献给朕的!”皇帝不耐烦道:“朕很忙,日理万机,有空再召见他们,你退下吧。”
鸿胪寺卿擦擦冷汗,躬身退下。
皇帝目视他身影消失,禁不住冷哼一声,感叹道:“顾不得乔大锤爱惹事呢,说锤人就锤人,比做皇帝舒服多了!”
第122章 变革
倭人使臣一到,乔毓就来了精神, 这头督促着工部匠人改良□□, 那头还惦念着舰船的营造。
水军古来有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朝,夫差与勾践的争斗之中, 水战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往后, 汉朝时候变有了四层高的舰船, 三国时的赤壁之战,更为后人津津乐道。
现下工部正筹备的便是车船, 通长三十丈余丈,每艘可容军士八百人, 因为打算远渡重洋的缘故,更要注重舰船的强度与航行速度。
此外,唐军此前从未前往过倭国,人生地不熟,是第一个难处;过去挖人家金矿银矿, 免不得要同倭国打起来,这是其二;最后,金银挖出来简单,运回来可就麻烦了。
具体主持此事的楼船将军却没将这放在心上, 进宫求见皇帝,道:“人生地不熟只是小事,从使节中绑几个过来问问, 不就熟了吗?只是他们现下正在驿馆,臣等不好越过鸿胪寺要人”
皇帝正翻阅奏疏,闻言头也没抬:“去挑人吧,就说是朕准允了的。”
楼船将军喜不自胜的应了,躬身退了下去,皇太子在侧听见,又向皇帝道:“既然是去开矿,免不得要带工匠过去,开采之后,更要加以冶炼,如此一来,路上便更麻烦。儿臣觉得,倒不如干脆就在倭国矿藏旁边开设矿场,将金银熔铸成锭,清查数目之后,再行运回国内,一来可以就近借用倭国人力,二来,也免了污染国内水土”
皇帝听最后那话有点玄乎,抬头道:“你母后说的?”
“是,”皇太子颔首道:“矿窑容易出事,这是难以避免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当然是叫倭国人去挖了。”
皇帝征战沙场,心如铁石,这会儿怎么会心软,想着乔大锤说过的倭人嘴脸,半点儿都没犹豫,就点了头:“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