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倭人跟其余夷狄并没有任何区别,一句畏威而不怀德,就充分点明了其本性,吸取华夏文明加强自己,强盛之后再反手捅刀,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后世的事儿暂且不提,只唐一代,这伙儿矮子就没少作乱。
贞观年间屁颠屁颠的拍遣唐使来,嘴跟抹了蜜似的,学中国的文字制度,求中国的锻造、木工等等技术,还有留学生在太学念书,可结果呢?
在大唐呆了两年之久,吃大唐的喝大唐的,最后回国了,坚持宣称倭国与大唐是平等的,甚至不肯面北向长安天子致意?
喵喵喵???
吃完饭一抹嘴,就什么都忘了?
你们是不是在海边呆久了,记忆也跟鱼一样了?
这么有尊严,别在大唐白吃白喝,还带那么多东西回去啊!
两年时间,养条狗都知道朝主人摇尾巴呢!
就这么着,两国的关系恶化了,永徽年间更有了白江口水战,要不是被打回去了,这伙儿矮子得蹦到天上去。
乔毓想起这事就生气,再想起派人去倭国挖矿,积极性忽然就高涨起来,忙活完图书馆的事儿之后,又去盯着人画海图。
鸿胪寺将倭国使节安置在大使馆里,次日便入宫回禀:“他们此次来朝,共有二百一十六人,除去少数仆从,余者多为青壮年,倭国仰慕大唐文明,希望能够学习大唐的工艺制度,派遣年轻人进入国子监学习”
哪来这么大脸!
皇帝听乔大锤骂了半天,知道这伙子矮人这会儿说的好听,转头回国就不认账了,哪里肯当冤大头:“大唐千万百姓,能进国子监的有几个?多少青年俊彦,挤破头都进不去!朕连自己的子民都顾看不完,哪有闲心理会他们,至于工艺制度——”
他冷笑之意愈甚:“倭国来朝,算是大唐的属国呢,还是别的什么?可带了倭国特产进献?可有国书称臣?总不能空手套白狼,想叫朕无偿帮扶吧?”
鸿胪寺卿被问住了,讷讷半晌,才道:“大唐天威所致,方才有蛮夷登门,现下倭国来朝,正是圣上教化万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