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宪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刘伟汉咧嘴一乐,“你说的做起来,的有个标准吧?”
李宪想了想,“我知道一个小酒坊,酒坊不大,一个月内营业额达到十万。利润达到五万,你看这个够标准不?”
“成!”听到这个效益,刘伟汉答应的干脆。
二人的这一番对话,听得前面的刘元暗暗咋舌。
“妈耶、这新县长还没到任,就开始违纪啦!”
……
李宪之前已经和老朱商量了合伙半酒坊的事情,原本,老朱弄的小酒坊就是一个占地不到一百平米的两间小土房。
但是在李宪的要求下,这个规模硬生生被扩大了六七倍。小学校前面的那一排已经空出来的土房,都被李宪出资给买了下来。
老朱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买卖,但是面对有人出资扩大规模这等好事,朱峰却激动的不行。
从十八岁开始,朱峰就觉得做生意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渠道。那个时候管事儿的不让做买卖,他就推着自行车,两边儿挂上大桶,偷着摸着的在大街小巷卖小烧,在那个年代一天就能赚个二三十块钱。
就当他盼望着能指着这个发财的时候,赶上了严打。
就因为卖酒,被判了七年,在大牢里呆了五年多,把人生之中最珍贵的几年都在铁窗之中虚度。
所以出来的时候,他心里是憋着股气的!
现在得了这个机会,他不准备再次失去。
老朱的酿酒方式很土,但是也简单粗暴。先是将收来的高粱米筛好,然后放进大锅里蒸熟,然后放进大缸之中,按照比例散放酒曲,然后就封缸发酵。
看着老朱光着膀子,带着儿子和临时雇来的街坊们在酒坊里忙活,看到一锅锅在寒天之中散发着热气的熟高粱被倾倒进一口口大缸之中,李宪仿佛置身到了《舌尖》的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