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业县城不大,一下午的时间就转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之前对县里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当亲眼看到了县里那些带死不活的厂子,以及放眼望去尽是破败的城区环境之后,刘伟汉还是忍不住唏嘘。

李宪的那台切诺基里。

听着副驾驶上的刘元介绍着邦业过去一年的施政方针和一些项目,刘伟汉兴致寥寥,见李宪出神的望着窗外,他抬手拍了拍李宪的肩膀。

“这些厂子,你看好哪个?”

“邦业白酒厂,玻璃厂。”李宪直接给出了答案。

副驾驶上的刘元一听,乐不可支:“哈哈,李总这是闹笑话呢。你要说咱邦业有啥出路,两个轻化厂现在的盈利状况还不错。可是这白酒厂和玻璃厂……这么说吧,这俩厂子是咱们县里的补贴大户。那酒厂前些日子刚被县粮库给告了状,欠了二百多吨的粮食款好几年了都没还上呢,玻璃厂就更完犊子了。”

刘伟汉知道李宪的性格,听到他的两个答案,就立刻意识到了李宪想干什么。

“你想在邦业做白酒生意?”

李宪放下了支在下巴上的胳膊,笑着点了点头。

“这能行吗?”刘伟汉感觉不靠谱,作为计划经济里的一环,白酒产业属于粮食副产业。现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个产粮的市县都有白酒厂。但是百分之九十的酒厂,都是以满足地方消费而建立的。

目前全国真正做起来的,除了官方认可的茅台,拥有地方制酒历史的汾酒,以及酒文化和勾兑技术成熟的山东白酒之外,寥寥无几。

而且白酒这个东西,一个地方一个口味。比如东北人比较喜欢和纯粮小烧,华北地区酱香型白酒比较畅销,南方比较杂,什么黄酒,米酒等拥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酒类一直是消费首选。

所以目前地方酒业能活,但做不大是普遍现象。

目前全国地方酒做的最成功的,也就是山东的孔府家。作为全国第一款低度白酒品牌,凭借在央视上的广告投入和多年以来的渠道商积累,卖的还算可以。

看到刘伟汉眼里的质疑,李宪坐正了身子,笑道:“你还有一个月上任。不如这样,在这一个月里,我要是把白酒生意做起来,你上任之后把县白酒厂和玻璃厂给我拿下来,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