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还是韩耀厂时进入摩托车领域,算是10版本。后来成功进入汽车领域,成为国内汽车工业巨头,属于20模式。
今后,中华集团将以实业和投资双引擎驱动,开启第三版的新征程。
跟前两次升级相比,今天的韩皓更有信心,因为他手上掌握的资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当前,他还得解决一大棘手问题,就是刚在江州试运行的纯电动公交线路,有被国家叫停的风险。
因为鲲鹏纯电动公交,并未通过国家验收就擅自上路运营,被人告到了中央部委,属于擅自营运车辆。不少人质疑,在新能源技术尚未成熟的今天,中华集团和江州市政府如此匆忙力推纯电动公交,只是为了炒作,没有顾及公共安全。到底鲲鹏公交合不合格,能不能上路,必须要国家给出一个说法!
第三章 孰对孰错
按照惯例,新车上路前必须到信息产业部备案,待验证批准后才能够合法行驶。
只不过中华集团此次打了一次擦边球,将鲲鹏公交以试验车名义先行运营,因为江州地方法规特意增设了允许新能源车辆上路行驶条款。
其实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太过迅速,国家还未来得及进行统筹监管,对新能源汽车如何管理没能出台具体文件。实践证明,凡是新技术新事物的应用,监管都要落后于其发展步伐,大多是事后才跟上。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如此迅速投入实用,许多车辆虽然挂着新能源名头但大多只是在实验室附近徘徊。
几个月前中华集团才进行内部测试,一晃眼就联合江州市政府正式宣布投入营运,如此猝不及防的大手笔让大家都没反应过来。
对此,更多的人持怀疑态度,觉得是中华集团和江州市政府为了争夺全球第一的称号,联合起来进行的炒作。
尤其在大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还不确定情况下,到底是走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或是纯电动模式,一直没有可靠说法。就算是纯电动模式也有锂电池、铅酸电池之分,而且锂电池下面还有磷酸铁锂、锰酸锂以及中华集团采用的三元锂类别之争。
未来新能源汽车采用何种标准,全世界都莫衷一是,大争之世下谁也无法说服谁!
考虑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华集团高调宣传纯电动公交已经投入实用的消息,就连国内最乐观的新能源专家都对此打上了双引号。
既然有人举报,信息产业部就组建了一个专家评审团赶赴江州,实地查看这个鲲鹏公交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