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杏花洁白,枝干生得纤细。

“先生,您说,佛能听到三千世界里所有人的愿望么?”少年轻声问道。

范先生怔了须臾,沉声答:“三千世界,皆生婆娑,佛自都能所见所闻。”

少年似乎很欣慰这个回答,道:“那就好。”

老者声音又顿了顿,问:“你许的心愿和小崔姑娘有关?”

“是。”少年没有否认。

他清澈的眼睛里倒映着火光,明明灭灭,一时似乎又恢复当年在临邑时的生气郎然。

很久以前,他在大相国寺的佛前也起了愿,那个晚上,她追在他身后一直追问他究竟许了什么。

他那时候抿着唇,视线里尽是满城花灯,总想着,他总有机会告诉她的,并不急这一时片刻。

他能许心愿呢?

少年低下头,望着燃着的烛火,思绪里又重现了那日的花灯,他的神情温柔缱绻。

这个心愿,那个时候他没有说,现在也不会说。

那是他第一次起那样的私心。

也是这么多年来,唯一生起的贪欲。

他许愿,她的愿望,与他有关。

当时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心愿已经实现了,他分明已经清楚听到了她许的那三个愿望。

但他想更贪心些,他希望在她以后的愿望里,都有他。

少年的思绪停了下来,转过了身。

再后来回了东戎后,他又去过很多寺庙,佛窟,见过不同的佛像,与很多的人相遇又别离。

见过雪色一线,也见过锦绣春日。

但却许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愿望了。

他慢慢心念着。

他期望佛祖,让她永远不要再许愿他。

什么都不要记得,什么都不要留恋,那般是最好的。

少年没有停留,门嘎吱开启,刺眼的光线几乎灼伤了崔蓁的眼睛。

带起的风,让琉璃灯火朝内弯倒,像是一道移过来的火色明明。

这一瞬间,崔蓁清楚看清了那被珠花压着的字条。

“明昭五年,东戎沈徵途径河西,适寓沙州,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佛前。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崔蓁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字体清隽瘦长,工整洁净。

看得出写这些字的人每一笔一划都极其很认真,虔诚发心,谦卑真诚。

她仿佛在此刻,自己的一部分永远被留在那个少年身上,跟着一起呼吸,一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