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声音不大,落在杨知府耳朵里,却好似晴天霹雳。
天风楼不开了,开封府的盛景岂不是要结束了?
“这、这是为何?!”
沈如是面色凄婉更添几分无奈。
“大人莫怪,我年岁大了,就快撑不住花魁的名头了,毕三姑也是身子时好时坏的,我二人商议早些散了也好。”
这话一出,杨知府紧紧皱起了眉。
隔壁姚录奇怪地摸了胡须。
而首辅大人眼帘微掀,眼中露出几分笑意。
杨知府道:“这不对吧,就算是这样,天风楼没有眼前盛况,也不是一般的花楼可比,光是将话本子翻演作戏这一道,就不是旁人做得来的。”
天风楼从沈如是翻演话本起家,如今大江南北流行的新戏,多半出自天风楼。
正因如此,每年五月,天风楼的戏期,才有这么多人慕名前来一观。
这样的天风楼,因着东家年纪大了,就不做了?
杨知府不信,“你何不说实话?”
他看住了沈如是,势必要让沈如是将那实情讲出来。
隔壁的姚录也想知道沈如是怎么说,他瞧见,首辅大人眼帘又微微掀了些许。
可沈如是只摇头,“哪有什么旁的原因。”
杨知府才不信,当下好一番盘问,盘问到了最后,沈如是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大人何必非得问个明白?”
“自然是要问明白的,你们有什么问题,本官给你们解决!”
沈如是见状,面露为难的思虑,半晌,难以启齿般声如蚊讷地开了口。
姚录在隔壁没听清,杨知府却听清了。
“什么?你们竟三年入不敷出?!”
沈如是一脸无助一脸悲伤,“是啊,谁信呢?可事实如此。这桩生意,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这其中的无奈,连隔壁姚录都听住了。
她继续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天风楼自从风光之后,被人引做谈资处处比较,我同毕三姑见状,自然不肯服输,总想往更大更胜里做,每年投出的银钱十几万不止。我同毕三姑都以为这般砸钱,总能赚的更多,谁想到年初,要为五月戏期采买锦缎作戏服,却拿不出钱来了,还要去钱庄借钱... ...我二人这才慌了神,再一查账,竟然入不敷出三年了!”
杨知府听得直愣。
他有些不敢信,但看沈如是满脸悲色,全是为难,眼泪更是在眼眶里含着,说掉不掉的,杨知府也是不得不信了。
“哎呀,你们好糊涂!前两年你们大肆采买修楼盖院的时候,本官就觉得不对劲了,总想着你们还能差了进项?没想到还真是入不敷出了!这可怎么办?”
沈如是垂下眼帘,“也没什么旁的办法了,只好关门散伙,总得把最后的工钱都发给大家。”
她说完,指了那一大箱子银钱。
“这些钱,恐也是天风楼最后给官府交的税了。”
最后的税。
这句,一下戳到了杨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