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他和林子轩见过几次,没有深谈过,交情不深。

其实,拉投资在影视圈很常见,作为一名导演,这是入门的必修课,这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一桩生意。

你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推销出去,获得投资,做成产品,赚取利润,回馈投资商。

这么想的话,就不会感觉难为情了。

贾章柯虽然在社会上混过,却还有些矜持,不过他非常想把《小山回家》拍摄出来,如果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的话,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他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拿着剧本去找林子轩,像一个真正的电影人一样去拉投资。

林子轩看了剧本,和林晓玲说的差不多,《小山回家》的剧情很沉重,不过形式非常新颖,中间穿插着不少报纸上的报到和电视新闻,还有各种流行歌曲。

采用的是伪纪录片的形式,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它用这种拍摄方式记录了这一年京城的面貌和状态。

其中有一段剧情,王小山到火车站去买票,火车站都是排队的人群,他找到一个做票贩子的老乡,两人在各个火车站晃悠,还是没有弄到回家的车票。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流动人口逐年递增,“春运”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这个剧本很有意思,你需要多少资金?”林子轩直接问道。

这部短片注定不会在影院放映,只能是一部地下电影,或者说是学生作品,投资没办法得到回报,这点林子轩非常清楚。

正如当初在香港,文隽对投资商说的那样,我们投资的是姜文这个人,而不是影片。

林子轩投资的是贾章柯这个人,不是这部短片。

“三万块。”贾章柯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