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自然没办法和《活着》相比,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才是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一种关注”这个单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注意。
葛优翻遍了杂志也没有找到有关纪录片的内容。
他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能看懂图画,如果这部纪录片大受欢迎,在报导上应该会出现林晓玲的照片,毕竟晓玲同学是其中的主演啊。
看来是没戏了。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在电影节的一个小圈子里流传开来,被认为是华国新时代的电影。
以前,外国影人看到的华国电影要么年代久远,要么是反映偏远农村的片子,在国内这种做法被批判为“拍摄阴暗面迎合国外的评委”。
这部纪录片不同,它拍摄的是当下的华国,也不是农村,而是华国的首都。
它展现了1993年华国首都的真实面貌,让外国人看到了一个正在改变中的华国。
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们
这部纪录片给外国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让他们惊讶的是华国竟然有地铁,有豪华饭店,街道上有小轿车,有穿着时尚的女人,人们的精神面貌看起来不错,能看到不少正在施工的工地。
整座城市既显得古老,又充满了活力。
看过这部纪录片,有人询问曾经去过华国的电影人,这真的是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么?
在外国人的印象中,华国还是七十年代的模样,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共同劳作,唱着革命歌曲,这就是以往华国的电影给他们的记忆。
华国的第五代导演都喜欢拍过去的时代,对他们经历过的那个年代进行回顾和反思。
他们还喜欢拍偏远落后地区的电影,认为在苦难中才能展现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