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林子轩担心的地方。
《渴望》在国内受到欢迎,除了故事能引起国内百姓的共鸣外,和华国电视台的垄断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
有些地区只能收到华国电视台,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纽约就不同了,观众有大把的频道可供选择,没必要只看华文电视台。
再说,《渴望》是一部慢热剧,每天追看才有意思,投入进去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真情。
因为播出时间的关系,美国华文电视台每天只能播出一集《渴望》,加上粤语观众看电视的习惯,林子轩清楚《渴望》在纽约很难复制国内的成功。
看完《渴望》,剧组成员回房休息,明天还要继续拍戏。
由于剧组成员在纽约人生地不熟,交流上存在问题,这些天的拍摄遇到了不少麻烦。
比如,在拍摄地下室的戏份时,为了图便宜租用的地下室离黑人街区较近,治安混乱,一不小心拍摄器材就不见了。
这时候陈青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剧组的东西被偷之后,他跑到附近的黑市一找准能找到,这些贼都是周围的惯偷。
剧组被偷的一个价值200美金的音响在黑市只卖10美金。
这种小事还不能报警,一旦报警不说警察怎么处理,这一整天就甭想着拍摄了,光应付警察了,这儿不是京城,没有人情关系可讲。
还有剧组成员迷路的现象严重,有时候开车出去买个东西,半天回不来。
然后,电话打回来,一问才知道开错路了,朝着华盛顿那个方向去了,好容易在路边找个公共电话才让众人安心。
至于在拍摄过程中和当地人摩擦交涉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倒不是剧组故意惹事,多数时候都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