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雷昊很意外,他主掌的项目收益率如此夸张,难道还有人不信任他?

“各位有话直说,本来呢,销售份额这种事是应该由银行或信托来做,但如果能内部消化的话,我就不用去麻烦第三者机构了。”雷昊开口道。

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很复杂,有股东注入资金后再转移到项目组上面的,也有很大部分是通过信托、银行等机构向特定人群募集的。

就像雷昊计划的阳光私募基金,严格来说他需要先和信托签订合同,然后由信托去帮他开设账户、筹集资金,再由银行托管资金,由证券公司托管投资证券,总之是一团乱麻。

雷昊直接找投资人,目的非常简单,降低这一个环节的渠道费用,别看他现在赚钱赚得不少,但名气和硬件却是无法取信大部分人,如果直接找信托和银行,受冷遇是很可能的事,收费标准也会比较高。

与其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倒不如自己搞定资金来源,然后找信托买合同,雷昊是这么想的,但他发现事情的发展还是有些不如意。

“雷经理,在商言商,我说些看法,你可别放在心上。”潘晓霖出头开口道:“说句实话,这一次的投资是赚了不少,如果合同继续下去,我们肯定是愿意的,但我听说,你是准备离开盈意证券吧?”

“是的,近期我会离开盈意证券。”雷昊皱了皱眉,开口回答。

“你能跟我们说一说,新公司的团队情况吗?”潘晓霖继续问。

“除了蓝世杰经理和周君云顾问,我们还是原来的团队,但会进行招新,具体需要多少人手,就得看看资金规模有多大。”雷昊道。

“合约是深市模式还是沪市模式?”

“沪市模式。”雷昊再次回答道。

“那我们投资进去,假如赚钱了,能分到多少?还是一半吗?”

“具体比例尚未确定,但你们会是优先受益人。”雷昊心里有点清楚了。

阳光私募基金的其他方面暂且不说,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一般是“2-20”收费模式,前面那个2,以前是指收取总资金2左右的管理费,现在则是02,后面的20则是投资盈利部分的20作为佣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