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宇看来,与其是国企,然后每年还要靠政府拨款救济,还不如卖给私人呢。既能收回一部分钱,每年还能得到一笔税收,更不用年年支出了。守着国企的帽子,有什么用?
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国企跟私企有什么区别吗?比如一个毛巾厂,怎么就不能卖给私人?非要弄什么股份制,然后还有国企干部插手管理,那跟之前有什么区别?他们要是真有本事带领企业走出困境,那企业至于变成这样吗?
那些混日子的领导,就给安排闲置,然后降职,降薪。哪个不服就查哪个,没有几个人真正是屁股干净的,看谁还敢乱蹦跶!
不过现在还真绕不开这一块,不是没有国企直接卖掉的,但都被百姓、工人背后叫做买办什么的,认为他们是变卖国有财产,肯定拿了不少好处。
这里面有拿好处的吗?肯定有。但也有真没拿好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顺便捞一笔政绩的。
导致这种结果的,跟冯宇也不无关系。领导都会说,你看看人家哈尔滨改制,哈尔滨机械公司,哈尔滨制药集团等,改制后,利润和税收都提升了一大截,资产价值也涨了不少,市里还没掏多少钱。
哈尔滨那么大的企业都能做到,你们这些小企业怎么就做不到?
有些时候,恰恰是大企业好弄,小企业不好弄。大企业更有竞争力,小企业连走出市区都困难,更不要说出省、出国什么的了。
张瑞强听着冯宇的言论,陷入沉思。
上市,确实是一个办法。上市后,依然是国企控股,这点就能堵住那些反对人的口实。而且还有资金用来发展,或者是用来填窟窿,最让他满意的是,不用政府掏钱!
“具体说说,到底该怎么操作?”张瑞强问道。
“简单啊,同类型的公司进行整合,然后弄得符合上市条件后,申请上市!”
“弄得符合上市条件?”张瑞强有些迷茫。
“就是优质资产整合到一起,然后不良资产剥离出去,申请破产。”
“等一下,怎么又破产了?”张瑞强打断冯宇的话。
“行,不这么弄也可以,那就需要这些企业有能吸引人来投资的地方。比如你说的那些电子厂、半导体厂,如果他们技术能达标,我可以将部分爱华手机的零件订单,交给他们来做,这样就会有投资者看到,这企业肯定赚钱,然后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