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李欢最终还是选择投资,李洪山听后更是率先站起来,鼓掌。
其他的领导以及学生最后都站起来,带来了热烈的掌声。
李欢下来之后,李洪山高兴的拉着李欢的手,“谢谢,谢谢。”
“没有,这是我应该做的。”
徐瑞见到这一幕,更是觉得,当初应该对李欢好点,同时也下定决心,以后要对每一个学生用心。
其他的老师们也多少有触动,一旦学校数升本,那么对于他们来说首先就是工资提高了,其次学校规模扩大了,也更有面子不是。
回到会议室,跟李洪山沟通了解新校区的投资额度,“新校区计划占地2000亩,建成后将容纳15000名学生,加上老校区可以最多招收20000名学生。计划投资24亿,其中我们能解决4亿的资金,剩余20亿,需要投资。”
说完,有些紧张的看着李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也担心李欢承受不了。
李欢思索了一下,“20亿投资,可以,我们获得什么权益?”
“第一,学校的代建由华夏建设去做,第二物业管理由华夏物业去管理,第三,组建校董会,由李欢同学当董事长,你们负责经营,我们负责管理。”
李欢大致思索了一下,可以,哪怕升本不成功,也无所谓,无非是吹个牛的问题。
“我原则上同意,但是具体的事宜,我们将安排专业的团队过来跟学校对接,比如升本计划,新学校的占比等等。”
“好的,这没有问题。”
大事解决了,李洪山等学校领导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随后双方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李欢便安排王宏伟、何志阳等相关的负责人以及李晓峰作为顾问过来参与沟通。
双方大佬都没有问题,下面无非就是占比多少,个子的权利领域等等。
对于李欢投资永城学院,公司不太理解,觉得二十亿投到其他地方两三年就能翻一番的收益,投到教育上收益太少。
李欢解释道,这是我的母校,我希望他好。
其他人就立马没有问题了,但是该争取的权益一点都不能少,双方组建了中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其中永城学院以老学校以及土地入股,占新公司51的股份。
当然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升本成功,相当于一个对赌协议,如果升本失败则欢聚时代成为控股股东占比51。
双方组建了新公司之前,需要先跟相关的领导单位请示,李洪山也发挥了自己多年的人脉资源,用最短的时间走完了前期的手续。
最终经过双方的协商,新学校的名称定为中原科技大学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