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纽约城,曼哈顿的清晨,别的商店都不开门,唯有各色的早餐馆才会开门营业,对于那些满大街匆忙赶路的上班族来说,没有什么会令他们驻足停留。

唯独碰到了心仪的早餐店,才会停下脚步,去买早点和咖啡。

秦观和丛念薇就像是地道的曼哈顿居民一样,随着颇有规律的人潮,走进了曼哈顿最传统的早餐铺子。

这家早餐是最普通的bagel,中文叫做贝果,是一个圆圈状的面包,烤制的工序比较独特。

吃的时候一切两半,烤一烤,便有了独特的小麦的焦香,两半各抹上厚厚的creacheese,(奶油奶酪),这就是贝果的最传统的吃法了。

这种超市里卖的最新鲜的贝果,也不过75美分一只,小摊贩的卖点上也是随处可见。

之所以这家店子如此受欢迎,在一旁看着老板娘忙碌的秦观,也只能将此归结于,实在是店铺中的种类太过于丰富了吧。

街头早餐中常见的各种加料的三明治、煎蛋卷、松软的薄烤饼和华夫饼,再配上煎蛋、奶酪、火腿、培根和牛肉饼,哪里会不受到曼哈顿人士的喜爱呢。

第332章 种族隔离

餐桌上坐着慢慢吃的客人们,都是一些早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士,也只有他们能够在小餐桌前配着冉冉的咖啡,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美食了。

秦观和大多数的客人一样,递交给自己的零钱之后,就抱着食品袋走出了小餐馆,为了防止奶油的凝固,贝果的外层还被店员裹了一层薄薄的锡纸,颇为贴心。

两人就这样一边咬着别人家的传统早餐,一边走进了校园,在两人分别时还不忘相视的一笑,多亏了携手来到了纽约,多亏了身边有你的陪伴。

在夜深人静时才不会想起家乡的明月,在清晨出露时才不会去寻找豆花的方向,哪怕是美式甜甜圈的甜腻,也阻挡不了你我之间的距离。

这两个娃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人强大的柔韧性,就如同地球灭亡之后,最后存活的那一个人类一定是中国人一般。

秦观和丛念薇这两个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过几日的功夫就在纽约活的舒适自在了。

秦观踩着上课的节点,安安静静的进了教室,在第一排的许萧萧却是难忍心中的兴奋感,颇有些开心的拍了拍身边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