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这样的布罗斯基更加人性化一些,也更加丰富一些,但同时也意味着兰斯需要给jk留下发挥空间,拍摄过程势必需要注重分配,这对于整个电影的节奏、角色戏份的分配、剧情高潮的调度,都需要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不能太多,否则重点偏移;不能太少,否则角色苍白,原本拍摄任务就已经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难度再次上升,这对兰斯是一次考验,只是,“无敌浩克”本质上还是一部商业电影,兰斯不想要倾注如此多精力,像当初拍摄“后天”那样就足够了。
罗伯特是戏剧专业出身的,他在八十年代中期就登上了大屏幕,在电影、电视产业活跃了将近二十年,不过一样没有取得太多关注和成就,受制于外型的束缚,罗伯特往往难以找到更多适合的角色。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越狱”这部作品的横空出世,罗伯特将近二十年的演员生涯终于抓住了机会,凭借着外号“茶包”的角色,达到了自己的事业巅峰。
不过这却依旧没有成为罗伯特事业的突破口,一方面是美国影视产业的桎梏难以逾越,电视剧演员在电影大屏幕上想要取得成功,难度甚至比模特还大,一直到2006年的当下,电影行业对于电视剧都是有所鄙视的,认为只有堕落者才会回到小屏幕,参考一下詹妮弗·安妮斯顿离开“老友记”之后在电影大屏幕的发展曲线,就可见一斑了;另一方面则是罗伯特是典型的类型演员,他的外型过于干瘦,再加上“越狱”的强大影响力,个人形象总是禁锢在阴狠狡猾的牢笼之中,即使到了电影大屏幕,表演方式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他的选择也不多。
所以,“越狱”之后,罗伯特还是更多活跃在电视小屏幕上,除了“饥饿游戏3”小小露面一把之外,电影作品着实乏善可陈。
罗伯特出演布罗斯基的话,角色就会显得单线条许多,登场之后就充满血腥气息,杀伐果决地一路追杀布鲁斯·班纳,最后注射药剂也是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这样一来,拍摄过程就会简单许多,罗伯特也是“本色”发挥,剧本的侧重点也不需要太过倾斜,按照既有节奏推进就可以了。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角色太过单薄,在缺少像“老无所依”里安东那种嗜血的冰冷气质衬托之下,布罗斯基对“无敌浩克”的剧情推动作用基本不大,与其说是反派,不如说是一个疯子,一个打手,一个目标,剧本的反派势力重量就必须朝罗斯将军倾斜一些,这才能够保证故事的完整和饱满。更何况,这样的布罗斯基也缺少了一点挖掘空间,兰斯对剧本的核心思想构思将会稍显乏力。
客观来说,jk和罗伯特各有优劣,不管谁来出演,都不成问题,只是风格略有不同罢了,兰斯的拍摄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谁出演,他们在爱德华、娜奥米、威廉面前对戏,都不会落下风,四个主演阵容也足够完整。
所以,兰斯需要和他们两个人亲自面谈试镜,然后再做出判断,最终拍板。
“我会为你安排的,时间呢?接下来一周都可以吗?”柯尔没有过多询问,那种恐惧、敬畏、崇敬混杂起来的信仰,让他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兰斯点头表示了肯定答复之后,柯尔就继续了下一个议题,“昨晚的进展到底如何?”这里说的当然不是派对,而是隐藏在派对之后的交锋,“我听说,你和巴里单独交谈了将近半个小时,今天就有关于我们即将和华纳兄弟合作的传闻了,这是真的吗?”
派对永远是内幕传播速度最快的场合,捕风捉影的猜测不绝于耳,“只有华纳吗?”兰斯的反问让柯尔愣了愣,随即不由莞尔。
第973章 潮起云涌
当然不仅仅是华纳兄弟。
事实上,昨晚的派对就可以窥见整个好莱坞的风起云涌。派对结束还不到十二个小时,柯尔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暗潮汹涌的压抑和躁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粉墨登场。
首当其冲的华纳兄弟,无疑诚意十足,不仅仅是带来了“本杰明·巴顿奇事”的项目,十亿美元打造dc宇宙的野心更是惊世骇俗。由此可见巴里·梅耶的杀伐果决和冷静客观,虽然过去一年时间里,华纳兄弟屡屡和混沌影业正面碰撞,即使说是不共戴天之仇也毫不过分;但目睹了“狂暴之路”的成功之后,巴里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在“钢铁侠”传闻沸沸扬扬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伸出橄榄枝表达了和解意向之余,同时还开始谋求dc宇宙所蕴藏的庞大利益——尤其是在“超人归来”刚刚经历了雪崩式惨败的情况下,这份勇气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华纳兄弟能够统治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绝非运气。无论是当初从西洋镜影业手中买断“哈利·波特”改编权,还是今天凭借着蛛丝马迹对dc宇宙做出的提前预判,都表现出了超乎其他竞争对手的睿智。即使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由于“哈利·波特”系列的完结,华纳兄弟被迪斯尼完成了反超,但他们在六大电影公司之中依旧稳居前三位,巴里居功至伟。
这一次也是如此,面对“第七玩家”混沌影业的崛起,华纳兄弟是第一个试图打压的,同时也是确定崛起势头无法阻挡之后第一个试图合作的。不是袖手旁观,不是冥顽不灵,而是将利益放在了首位,及时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如果华纳兄弟和混沌影业合作开发dc宇宙,最大受益者是谁?当然不可能是混沌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