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神秘村”却引领了整个北美的质疑狂潮,“华尔街日报”就直接批评到,“‘灵异第六感’里那个充满灵性的导演消失不见了,画面构图、节奏控制、场面调度和演员调教方面的短板暴露无遗,最令人费解的是,沙马兰为什么每次都抑制住本来应该爆发出来的高潮制造反转,处理得像是白开水。让我们不由开始思考,剥离了‘灵异第六感’原创剧本的优秀因素之后,沙马兰的导演才华到底还剩下多少?”
“洛杉矶时报”更是笔下毫不留情地宣称,“一代天才的陨落。”
这也将奈特的事业推向了悬崖边上,可以说,“水中女妖”这个项目是奈特的最后机会,要么实现自我救赎,要么就将滑向深渊。这也是他和迪斯尼产生争执的原因——迪斯尼经历了连续三次失败之后,拒绝再对奈特一路开绿灯,而奈特也知道这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自然是寸步不让,双方在讨论过程中连续爆发冲突,直接导致了奈特带着整个项目转投华纳兄弟。
从目前华纳兄弟的内部反馈和宣传阵势来看,他们充满了信心,于是“娱乐周刊”不由惊呼,“水中女妖”很有希望成为奈特重新崛起的踏板。
好莱坞一贯有“事不过三”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位成名艺人有三次严重惨败的机会,只有三盏红灯连续亮起,这才会真正地宣告没有翻身之日,在这之前,一部作品的回暖就可以重回巅峰。话虽如此说,但其中的利益牵扯却没有那么容易说得清楚,就好像“低俗小说”之于约翰·特拉沃尔塔、“钢铁侠”之于小罗伯特·唐尼一样,一部作品就将过去十年的沉珂一扫而空。
那么,“水中女妖”是否有希望成为奈特的“低俗小说”呢?还是将会成为奈特的“割喉岛”?
显然,横亘在奈特面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就是兰斯的“狂暴之路”了。不仅因为兰斯是过去这几年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导演,还因为“狂暴之路”在首映周末取得的成绩堪称惊世骇俗,“水中女妖”是否能够重现“狂暴之路”上周击败“加勒比海盗2”的壮举,这也成为了本周的最大看点。
“水中女妖”之于奈特、之于华纳兄弟来说都至关重要,华纳兄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强大的宣传力量几乎是全线出击。可即使如此,在“狂暴之路”那摧枯拉朽的绝对强势面前,“水中女妖”还是难以站到太多的上风,这让华纳兄弟上上下下都紧绷了起来。
巴里·梅耶再清楚不过了,“狂暴之路”创造奇迹依靠的是剑走偏锋,病毒视频的宣传效果远远超出了想象,现在“水中女妖”依靠四平八稳展开比拼,势必难有作为。他们必须出奇制胜。
宣传部门曾经考虑过直接把布莱丝的家世挑明,制造爆点,吸引眼球,但巴里却认为这是饮鸩止渴,一来这些爆点不见得就能够成为焦点,二来还要牺牲他们与朗·霍华德的亲密交情,三来此前汤姆·汉克斯等人的站台也就白费了——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友情拉票。隐藏布莱丝的身份,华纳兄弟此前制造的“好口碑”声势才能发挥作用。
拿起桌面上那份“纽约邮报”,报道内容是“今夜秀”的焦点话题,巴里陷入了沉思。
第909章 争议来袭
“狂暴之路”不能算是今年夏天瞩目程度最高的作品,但绝对是黑马程度最闪耀的作品,从首映式以来,讨论热度就居高不下,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会提及这部作品,就连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也十分乐意涉及到这部作品的相关话题,可与影评人的追捧不同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部作品,“狂暴之路”那疯狂的邪典风格终究还是让一些观众水土不服。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直截了当地表示,“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当记者追问时,克林特又补充了一句,“我也没有打算观看。”看来,这位备受美国人喜爱的老牛仔,就对“狂暴之路”丝毫不感冒。
本·阿弗莱克在波士顿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对这部作品没有任何兴趣。”
史蒂文·索德伯格更是破口大骂,“荒唐!荒唐!”他是在洛杉矶观看完电影之后,被记者围堵到,接受了采访,“这部电影荒谬至极!导演花费了无数的努力在镜头和特效之上,构建住了有史以来最恢弘的画面,但却架构在一段长达两个小时的追逐戏之上?耶稣·见鬼的·基督!这故事到底是有多么薄弱,多么无聊?所有的内容都建立在观众是一群傻子的基础上,你让一组人去追逐另外一组人,然后期待着观众惊呼:嘿,让我们祈祷吧,希望他们不要被抓住?上帝,这比‘速度与激情’还要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