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武士们对武器需求的改变,就促成了日本刀锻造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但在这个时代的初期还受到平安时代的余韵影响,优雅的气韵盛行,直到中期以后,随着镰仓武士对自我的认知和荣誉感变的显著,这才促使太刀和短刀完成了那样的转变。
要知道在那之前,日本武士用的武士刀,可是和唐刀一样,都是直的,直到镰仓中后期,才开始渐渐的有了现代武士刀的模样。
而这菊一文字则宗的诞生,则恰好是在镰仓中后期,当时的日本天皇后鸟羽上天皇对刀剑也特别感兴趣,同时面向全国大力鼓励造刀业的发展。
正治元年,让位给土御门帝之后,这位天皇越发沉迷于锻刀之术,在皇宫禁院中建设锻刀场所,他请来栗田口派的久国、又从备前国招来福冈一文字的信房,作为他的御师范锻冶,偶尔他还会亲自为刀烧刃。
根据记载,那时候他从诸国应召而来的刀匠共有十二名,之后又增员至二十四名,传说他迁居隐岐国之后还有六名刀工陪在他的身边。
正因为这位天皇执迷于此道,这就成为一个很强烈的刺激,促使诸国的刀匠竞争、磨练技术,其结果就是各国巨匠名工辈出,也是最终形成锻刀业古今未曾有之盛况。
当时有一位制刀匠从诸多刀匠中脱颖而出,他就是来自福冈一文字信房的徒弟,他的名字叫则宗。
后来正是在这位则宗刀匠的带领下,才打造出了一整套系列的菊文一字则宗刀!
而这个系列的刀,也是在后来频繁的出现在日本的各种历史文献,甚至小说当中,就连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浪客剑心,用的就是这菊文一字则宗刀!
第247章 哥萨克骑兵刀?
不过经过很多考古学家的考证,这菊文一字则宗刀是不可能用于实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个鸟天皇的喜好。
因为这位毕竟是天皇,上阵杀敌是轮不到他亲自上阵的,所以那些给他锻造刀剑的刀匠们,在制刀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刀的观赏性,而不是实战性能,所以这菊文一字则宗刀的刀刃都打造的比较轻薄,重量也比较轻。
属于观赏刀,而不是实战刀。
所以虽然很多日本人把这菊文一字则宗刀,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可是这刀其实也就是个花架子,实用性方面并不突出。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刀在日本人心里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的,一来是这个系列的刀,曾经是当年天皇家族的御用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