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大姑姑过来,劝人的母亲狠狠地哭了一次;小姑姑过来,劝人的母亲再次狠狠地哭了一场。而且,每一次,母亲都后来居上,声势迅速超过姑姑。悲伤的情绪,很容易被传染。我注意到,姐姐和老婆虽然没有如同母亲那般数哭,但也皆是泪流满面。不过,奇怪的是,我却没有流泪,一滴眼泪也没有流。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已经代替父亲成了顶梁柱,所以关键时刻必须得保持坚强、保持冷静;也许,是因为在回来的途中将眼泪都流光了,所以现在虽然心中悲痛无限,但却就是没有眼泪……

我一直守在父亲身边。除了姑姑家的人之外,当晚就赶来的,一般都是村子上的。虽然许多跟父亲很是熟悉,但毕竟没有太密切的血缘关系。因此,他们虽然脸上悲戚,但真正流泪的却是几乎没有。他们前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习俗。毕竟,父亲在村上的辈分颇高,不管年龄如何,总归是绝大部分人的长辈。长辈过世了,做晚辈的最起码得过来磕个头。因此,当晚,过来祭奠的就已经络绎不绝了。

一直忙到半夜,在十一点之后,前来的人就逐渐少了起来。直至十一点半,才完全绝迹。但,这个时候,我们却并未能清闲下来。前来打杂帮忙的、守夜的、与我家关系相对密切还依然不舍离去的,在此时此刻都已然饿了。因此,接下来,我们必须得招呼他们吃饭。

露天摆了两桌。我们忙着放桌凳、拿碗筷、端菜、倒酒、发烟……当然,好些人过来是出于以往的情分,并非混吃混喝的。因此,不管我们怎么死拉硬拽,那些人就是不肯坐下就餐。虽然他们没留下吃饭,但由于我们并未失礼,已经请过他们了,所以他们的心中就会感觉舒服,就会觉得自己来得并不怨,就会觉着应该继续以往情分。最终,真正留下来宵夜的人并不多,连打杂的,两桌都没能坐满。因此,我们也就凑在一起,跟他们一同吃了。说实话,我还真饿了。因为自父亲突然辞世直到现在,我还没吃过哪怕一点东西!

所有的一切,都是堂哥安排的。如果没有堂哥,那么我未必会想到请人家吃宵夜。如果真没想到的话,那么想来第二天晚上,就未必会有人过来守夜了。我没有对堂哥说感谢的话,因为,如果真要说的话,那么我就只能一直说着“谢谢”而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了。

见我吃完,堂哥就凑过来,说道:“某某(我小名的代称),你赶紧洗洗睡吧。我估计明天来的人会更多,到时候有你忙的。很可能,接下来的几天,你都未必有时间睡觉。”

我能够感觉出堂哥话语的浓浓关切之意,心中的悲戚顿时被温馨所化的暖流冲淡了几分。“可是,这里还有好些人,况且,桌子啥的也还没收拾……”我有些为难地说道。

“没事,一切有我呢!”堂哥果断地打断了我的话。

我感觉到心中的暖流更加明显了。我没有再说什么。当然,如果说的话,那么肯定会因为感动而哽咽。我眼眶有些湿润地点了点头。然后,就与老婆一道往屋内走去。

后来,我才知道,堂哥可不仅仅是处理了那晚的扫尾工作,同时还充分规划好了接下来几天的事情。父亲的丧事能够中规中矩地有序进行,全部得益于堂哥的运筹。自始至终,堂哥都在发挥着中枢的作用。里里外外的事情,皆在堂哥的控制和掌握之中。

堂哥是大脑、是灵魂,如果没有堂哥,那么一切就会陷入混乱甚至瘫痪之中。当时,我也许是因为悲伤,而无心它事。但,即便是我不悲伤,即便是我能够保持绝对的头脑清醒,但就我那办事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习惯,也一定不如堂哥做得那么好。我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加之常年呆在市区,因此村上的人都认识不全。为父亲办丧事,在认人不全的情况之下,约人、喊人就会显得非常困难。由于,一直以来,我都坚持无神论,因此对于本地办丧事的正常流程也不是十分清楚。如果出现一些与本地风俗相悖的行为,那么势必会引发笑话。就连租冰棺,我都未必能找到电话号码。想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一句:“有堂哥的帮助,真好!”

第204章 操劳悲剧的一生

洗洗之后,老婆和我就上到二楼。两个孩子已经睡得熟了,我们分别挤在床的两侧。那时已经过了十二点。经过一天的操劳,其实,那时我已是身心俱疲。但说来奇怪,我虽然感觉奇困无比,但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

脑海中不断浮现着父亲的身影。虽然我已经在为父亲办理丧事,但不知道为何,总是有些难以相信父亲真的已经离我而去了。父亲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因为爷爷没有工作,父亲早早地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其实,父亲并不是最大的。大姑姑是父亲的姐姐。但那个时候,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女孩子连学都未必能上得了,那就更不用说学得一技之长从而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了。虽然大姑姑比父亲大,但大姑姑的婚事却是父亲一手操办的。在大姑姑出嫁的时候,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就已经是来源于父亲了。那就更不用说比父亲小的二姑姑和小姑姑了。所谓长兄如父,父亲在踏入建筑行业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取代了爷爷的地位,担负起了照顾自己弟妹的巨大责任。也真因如此,所以大姑姑和小姑姑今晚过来之后,才会伏在冰棺之上,哭得那么的伤心。

后来,父亲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时的父亲可谓上有老、下有小。父亲的奶奶一直身体健康,但毕竟是已经八九十岁的老人,肯定需要人照顾。爷爷也有几个兄弟,但都是光棍,没有爱人,更没有子女,因此他们的赡养重担自然落到了父亲肩上。平辈之中,自己的弟弟妹妹也需要父亲的照顾。再加上,完全推托不开的抚养自己孩子的重任。一家老老小小都得依靠父亲一人。父亲又怎能不操劳?父亲不仅需要忙收入,这样好养活一家老小;同时,父亲还得兼顾家庭,比如自己三伯父患了食道癌,闻讯之后,父亲即刻就从工地赶回,并带着三伯父四处求医。在父亲得知自己患了食道癌的时候,因为同病相怜的关系,所以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自己的三伯父。父亲对我说:“你三爷爷就是得食道癌过世的,那时,我不是不想替他医治,而是当时确实没有医治食道癌的技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不得不兼顾着工作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