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场袭击,一个支持率很高的说法是——这是因为两人和域外势力的“筹码”没谈拢,野蛮又不讲道理的域外人翻脸不认账,上演了一出“黑吃黑”。
文化研究院飞快将崖博士除名,发了紧急函件与死者划清界限,还就其尚未完全定罪的生前行为慷慨陈词:“这是违背文研院宗旨,践踏人类文化星辉,自甘堕落为文明之耻的行为!”
崖博士也有一个很古老的姓氏,他对自己的孩子或许亲近不足,可从读书到毕业工作到死去的这一天,他都扎根在文化领域内。
他被自己工作了六十年的地方称作“文明之耻”。
“文化”与“崖”这个姓氏绑定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讽刺。
……而时过境迁,崖博士的儿子走了一条跟文化研究南辕北辙的路,也从没想过要折腾什么学术研究,听别人特意提一嘴自己的姓氏古老和文化渊源,时常都要怀疑别人是不是在讽刺他。
沃修当年到底有没有双重讽刺的意思,崖会泉后来没机会证实,也懒得问,抓着你的敌人追问初次见面时是不是在故意嘲讽你,这个问题本身就像个嘲讽,非常可笑。
他只是在星历375年冬月的这天又忽然想起了这茬。
因为这天,他本人获得了来自文化研究院的感谢信。
这家机构俨然忘了当年的批判,也只字不提另一位同样姓崖的人士,只盛情称赞根本不走文化路的崖将军,是“将珍贵文化资料带回星盟的桥梁”。
时间真的过去太久了。
“把文研院的邀请函推掉。”崖会泉出了一会神,他回神后对百里说,“让我去听他们的公开讲座,接受当场表彰,我宁愿听一天的唢呐。”
“好的,少爷。”百里应答。
崖会泉在前一句话说完后便感到怪怪的,仔细想想听一天的唢呐也是有点要命,短暂听一会倒是还行。
还是这支吵吵闹闹的曲子,还是这个如今已被官方定性为“珍贵文化资料”的乐器。
另一条“时过境迁的差异”即是——当年快被这曲子气炸的崖将军如今,居然能容忍它在自家客厅播放了,还听得没血压蹭蹭升高,也没心浮气躁,顶多和从前一样,觉得这玩意听多少次都还是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