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惠州的空气中,交织着黄花蒿的臭味与蒸酒的醇味。
各位南国郎中们的药方医理知识,得到了一次刷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草药,都是靠煎、靠煮而得。
冷酒乃至冷水渍绞的黄花蒿汁,灌入蜂拥来求治的病患口中。
在现代,高纯度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时,即使是成年的恶性疟疾患者,首次口腔给药的剂量,也不过是1克。
但在没有乙醚提取的此世,一碗黄花蒿汁里,抑制疟原虫活性的青蒿素,究竟有几何,哪里能够量化。
众人只得不停地备蒿、晒叶、绞取,对那些重症患者加大剂量。
姚欢又托言葛洪之口,将疟疾的原理说了。
官员、郎中与百姓们,对蚊子里带着毒虫,倒没太大的理解困难,这不就好比,蛇信子里带毒液嘛,那就两个办法——熏蚊子,躲蚊子。
一时间,莫说民宅里家家挂起纱帐,便是府衙中办文的书吏们,也让自家娘子缝了纱帘子,带到公廨支起来,坐在里头抄抄写写,安心不少。
邵清连着喝了三日蒿汁,烧和紫绀都退了,鼻翼边的疱疹也开始结痂。
晌午时分,他正和姚欢、苏过在院中捋黄花蒿的叶子,驿卒匆匆进来禀报:“苏公从江东回来了,在榕树下看僧人们绞渍蒿叶。”
三人出了官驿,却不见苏轼。
“苏公刚刚讨了一碗药,又在街边看了一阵,就端着那碗药走啦。”
几个将蒿叶往竹筐里装的老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