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无论如何,她都该感念与依从吧。

她于是挪了步子,任由曾纬执了自己的衣袖,来到苏颂跟前。

曾纬一脸恭敬道:“苏公,晚辈此前,便听欢儿说过,她在施粥时,见到了苏公,颇得指点与勉励。她一个小娘子,平日里比多少男儿都操劳辛苦,我既与她有情,自是心疼,今日就带她出来游湖赏雪,玩耍一番。”

苏颂抿着嘴,眯着眼,仍是慈爱之色,心头却很是起了阵阵波澜。

先前,在宅中招待邵清与姚欢时,苏颂还萌发过此二人倒是般配的念头,那名字合起来,还是苏子瞻的一句词呢。只是,苏颂试探了邵清几句,听意思,邵清对姚娘子只当作一个高看几眼、相助一把的街坊,并无旁的想法。

苏颂便以为,邵清这儿郎,或许有些忌讳姚欢那名义上的孀妇身份,可惜了“清”、“欢”二字有缘无份呐。

不料,论理更应忌讳的曾家四郎,却原来早已与姚欢,银河迢迢暗渡。

苏颂瞥了一眼姚欢,见这女娃娃,通身上下,河畔施粥时的爽朗麻利,以及与邵清登门请教时的轻快自如,此刻已被有些局促又有些旖旎的情态替代,半个人都闪在曾家小子身后,

老先生也是儿孙绕膝的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思又从惊异转成了怜惜,遂向着曾纬笑吟吟道:“四郎,老夫恭喜你。”

曾纬越发不搞瞻前顾后、拖泥带水那一套:“苏公此前在扬州休养,或许不知此中波折缘由,但晚辈能得欢儿青眼,的确,当得起一个‘喜’字。”

苏颂闻言,不禁暗喝一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