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营州的九月,秋高气爽,温度适宜。

明罗甫一进城,小贩都开始收摊子。路边倒是些吃食铺子重新支起来,挂着几盏灯笼。

靠近黄昏,平时摆卖物件的都回家吃饭去了,唯有夜市即将开场,好在一路上大店铺开着门。

明罗看楚泱一身狼狈,连忙给他买了几件新衣裳。扶黎老在旁边打岔,高谈阔论。觉得款式不好,布料太硬,活脱脱像个挑嘴的婆子。

楚泱都懒得管他,最后扶黎在明罗的眼刀下屈服,连声高赞衣服精美,眼光好。他们向布庄老板打听棺材铺,得知陈记棺材铺在营州境内,名声极好。

老板看明罗十分感兴趣,一股劲也上来,直把些以前的老话颠来倒去的说。

陈记棺材铺最早的那位,大家都叫他陈老头,是从尸山火海里爬出来的。那年头闹饥荒,真是死人为患。

有点银钱都得紧着米粮,纵使他有再好的木工手艺,没人买,自然也吃不起饭。可是家里四张嘴,全要靠他,总不能让孩子饿肚子。

陈老头成天在街上寻摸,希望能找来点机会,别说还真让他碰上。有天官府往告示栏上糊张榜,上面写要招几个人,仔细一瞧,竟是死人生意。

以前对棺材捞尸的有忌讳,活人好歹有口气,死人就硬邦邦一个,遇上不巧的,死状凄惨,什么死法都有。

那是怎么难看,怎么吓人就怎么来,多看一眼就容易做噩梦。

好端端有手有脚,没有点苦楚,是千万不会碰这些行当。陈老头没得挑,榜上说要找一两个木工活好的工匠。

城外头堆着满地的浮尸,官府想处理,又怕随地扔,弄得怨气冲天。就想着打几口薄棺,找个坟地全部埋了,也算是给尸体找个容身之地。

他偷眼四顾,看没人发现,快速地揭下榜单。

上头写一两个,可陈老头江湖上混饭吃多年,还能不清楚官府现在也不好过。顶多就招一个,每月能领五钱银子,谁会放过此等机会?

却说陈老头来到官府,点头哈腰地应上差事,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写上去。由个老道士批命,一看全是阴年阴时,直说他和这行当有缘分。

陈老头心里骂,面子上却应付点头,喘口气都没有,直接拉来木头让你削,全做成一模一样尺寸相等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