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震想了许久,觉得自己还是稍稍克制一下,暂时不要和陶行驹直接冲突,毕竟之前两人更多的是还是表面上的相互了解和试探,都还没有真正在对整个地区的工作进行一次实质性的交流,虽然陶行驹今天的表现很有些让他不满。
他很想针对陶行驹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意见,他也听出了陶行驹话语里的针对性,他也并不惧怕和陶行驹在这种会议上来一次针锋相对,但是他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再看一看,他要看一看陶行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要看一看陶行驹说得这样意气飞扬,那么是不是真的能拿出什么灵丹妙药来让丰州经济有一个大改观,如果陶行驹真的有这份本事,他也不介意让陶行驹好好发挥一番。
“刚才春礼书记介绍了我们丰州地区今年二季度各个经济数据指标,我同意陶专员的观点,喜忧参半。”孙震开始步入他自己状态,“喜的是,我们有几个县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经济结构调整迅速有力,初步摆脱了以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在这一点上,阜头和大垣都有上佳表现,尤其是阜头,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很大,这对于进一步改善我们丰州地区的投资环境裨益良多。”
“这个时候我也要谈一谈忧的一方面,这也是陶专员最担心的,这一点我也有过担心。我们丰州地区大部分县都是农业县,工业底子薄,税源更是瘠薄,财政收入历来连保工资吃饭都相当困难,陶专员提到我们各县财政要量入为出,这一点我很赞同,财政收入是个硬杠子,不是谁靠吹就能吹出来的,那种为所谓政绩而竭泽而渔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量入为出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搞经济工作就是坐等要,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适当的负债经营对于刺激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丰州地区是一个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思想观念落后,我们怎么能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先行一步……”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必须的,这是对我们以前欠账的弥补,各县在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应当要考虑到我们财政自身的兑付能力,不要贪天之功为己有,不要急于求成……”
陶行驹脸色慢慢阴沉下来,虽然孙震在他的谈话中屡屡谈到了自己的观点,似乎也是给自己留足了面子,但是谁都能听得出,孙震是在根本上质疑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否定,自己不过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敲打,却引来对方如此毫不客气的反击,这让陶行驹心情一下子坏透了。
他一度以为孙震可能会有所忌讳,要考虑一下和自己的关系,但是他没想到孙震会表现得如此强硬,也许他要考虑一下下一步自己该如何应对了。
第二十二章 霸气凌人意若何
在孙震秘书办公室里等了大概十分钟,陆为民才等到孙震处理完事情。
进入孙震办公室时,孙震还在忙着写着什么,见陆为民进来,只是点点头示意陆为民先坐下,等他处理完手中的文件。
搁下笔,孙震像是在回味着什么,好一阵后才启口道:“为民,你对陶专员的观点怎么看?”
孙震是一个很谨慎的人,虽然对于陶行驹在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放肆立即给予了强硬的反击,但是并不代表他对陶行驹的观点就不重视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觉得陶行驹的分析还是指出了当前各县在发展经济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成立各种开发公司投资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然后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带动了建筑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当明显。
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病也很明显,那就是这些开发公司投资公司实际上并无资产,大多是在注册时注入资本,然后迅速抽走,主要是应对《担保法》生效后国家机关不得作为担保人这一条款,但是这些真正贷款都是建立在利用财政担保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实质上县级财政都要对这些融资平台承担担保责任,否则日后政府便会被被金融部门列入黑名单,其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政府是不可能让这类融资平台丧失偿还能力,也就是变相的由县财政进行兜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