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贾里玉和周芷若一道从草屋离开,周芷若回峨眉静候呼应明教义军的时机,贾里玉和范遥去集庆督战。
在赶往集庆的途中,经过一座小城,见到街上不时有人行色匆匆朝某个地方赶去,范遥拉住一个人询问,那人道:“城里来了一位神仙,在替太上老君赐药,他们去求药。”
贾里玉和范遥一时好奇,也跟了过去,果然看到一位中年书生在施药,那书生门前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
两人走近一看,发现凡来求药者都要先跪拜太上老君,然后回答那书生几个问题,贾里玉和范遥一听,相视一笑,知道那书生是以太上老君的名义在救死扶伤,所谓仙药其实是他对症配置的药汤。
两人正要转身离去,贾里玉忽然想到什么,道:“范右使稍等,我也去求一味药。”
范遥好奇地点点头,不知道教主要求什么药。
贾里玉走上前去,朗声问道:“请问先生,太上老君赐了医治人身疾病的药,不知道有没有赐下医治天下疾病的药?”
那书生看着贾里玉,道:“何谓天下疾病,恕在下不解。”
“如今战事纷起,四方民不聊生,难道这天下没有病吗?”
“此病老君没有指示,在下亦无能为力。”
贾里玉哈哈大笑,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先生等的人已到,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说着闪过人群,携着那书生的手迅速离去,求药的百姓见状,更加确认那位大夫是老君座下童子。
范遥原本对教主抢走书生的举动表示不解,但路上听到他和教主讨论天下大事时,才由衷的心悦诚服,而对教主能有这等识人之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贾里玉到集庆的第二日,义军攻克城池,收三万六千降兵,贾里玉亲自抚军,与投降的将军研讨武艺,同吃同住了三日三夜,军心为之大定,众位投降将领当即发誓要为贾里玉效死命。
贾里玉遂将集庆改为“应天府”。
这日贾里玉与刘伯温、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商议今后的作战方略,陈友谅提出让贾里玉称王的建议,贾里玉正好趁这个机会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抛出,一直沉默不语的刘伯温闻言这才拊掌叫好。
随后贾里玉又与众人商议安抚百姓,推行“纳民屯田”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