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页

“神宗”这个谥号呢,似褒似贬。

历史上拿到“神宗”谥号的,一个是宋神宗、一个是后来的明神宗。

礼教时代毕竟讲究一个“怪力乱神”,对天地鬼神还是比较敬畏的。

所以也就很少出现“神宗”这个谥号,但出现了就非常考究那位皇帝的作为了。

《逸周书·谥法解》曰:

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

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

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

宋神宗薨后反对王安石改革的保守派,反攻倒算重新掌权了。

可神宗毕竟是皇帝,又刚刚薨了。

作为臣子如果这个时候搞个啥难听的谥号,那即位皇帝首先不会同意。

其次说不准一怒之下,先把他们反攻倒算一遍。

要不怎么说读书人,心眼儿多、人蔫坏呢?!

这帮保守派一琢磨,于是给赵顼上了一个“神宗”的庙号。

名义上奏则说是“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等。

可实则功不配名啊,他们这一手是明褒暗贬!

功不配名之下,他们实则是说宋神宗“民无能名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