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我也一样啊,别说我每天坐办公室,犁田栽秧,谁都没有我行。”杨昊部长冷笑。

宁娴澜女士抿嘴微笑,一言不发!心中却很感慨,老一辈的人,其实个个都是吃苦过来的,小的时候就在田里干活了,长大了因为历史原因,就扛枪打敌人,像段市长这样的人,马上马下,冲锋陷阵,什么苦没有吃过。胜利后建国,又遭遇了运动,再次打入牛棚接受改造,要说来到乡村里晒晒太阳就怕了,那简直就是个笑话。这帮老人,谁也不会怕谁,而且,性格一个比一个好强。

王平看看白花花如火的阳光,地面已经冒起了地气。太阳光太强烈,就会烤出地气,地气如蒸笼的热气,从地面冒出来,一般城市里的人遭遇这种恶劣天气,很容易就中暑。

“史安老师,各位大领导,先进屋凉快凉快!”王平真担心了。这些大领导和史安教授,剥下他们的资历和官衔,那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城市老人,肯定没有乡村里的老人更适应这里的气候条件。

谁知道史安老师不再废话,抬脚就出院子。这老人,性格要强得不行。

后面,杨昊部长笑道:“史老师,你找得到地不?别摔跤进了稻田里,压坏了老百姓的谷子。”

“呸!”史安教授不客气的呸杨昊部长,“我一看就知道试验田在什么地。”史安老师跟着得意的笑道,“小王,把院子里的狗招呼好,只要不遇上闷声咬人的狗,我就什么都不是问题。”

杨昊部长和郭军书记还有段市长都是哈哈大笑。宁娴澜女士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些专家领导,真的是越老越有精气神。可能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真正的基层,他们才找回了过去在田野里劳动的亲切感!

三辆车的司机们连忙跟上,段市长速度最快,先上去扶住史安教授,两个人一起走。外面田野中,王平的再生稻稻田边站满了看热闹的男女社员,围观的人们为领导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王平和宁娴澜女士都是相视一笑!两个人落在了杨昊部长郭军书记的后面,慢慢向试验田走去。一阵轻风吹拂过来,稻浪翻翻滚滚,老百姓终于盼望来了一个真正的丰收年。

丰收了!

土地下放第一年,家家户户,毫无疑问,都有大白米饭吃了!这在过去,是一个梦想和奢望,遥不可及!

“王平,王娟呢?”宁娴澜女士问道。

“在实验田里!”

“嗯,这个小丫头,坚持要学农学,我都还没有敢跟她的父母讲。”

这话太敏感了,再深入原因就会涉及到王娟心中的那小女儿心思了。王平硬着头皮说道:“王娟跟我说了,她喜欢农学,宁奶奶,现在时代翻篇了,她只要喜欢,我觉得,就顺着她的意思好了。她的天赋,要是专业不对,也白浪费了。”在没有领导的场合,王平就称呼宁娴澜女士为宁奶奶。在有领导的时候,就叫宁省长。两个人对于称呼,也有一种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