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的“标”和“本”问题在国内一直有争议,呼吁“治本”的观点认为要从根本上通过制度建设反腐败。
但在陆政东看来恰恰相反,在如此大的腐败体积下不可能做到并落实制度建设,必须先消化存量,遏制局面继续恶化,因此应先大规模治标,为建设制度赢得时间和空间。
而且也不要迷信制度,制度和法律都是人为建设和操作,都是人在做的。国内的反腐制度世界最多,部门也最复杂,可是其他廉洁指数高的国家却很简单,其实一个原因就在于权力集中。国内权力分散,反而给腐败更多机会。
所以这些部门需要进行整合,一定要集权,不然既得利益群体比反腐机构的权力还大,何谈反腐?通过集权加强权威性,从而形成有效的查处,进而形成能够覆盖上下的威慑力,再辅以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这才能逐渐扭转局面……
陆政东想得很多,但心里也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太理想主义,任何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风险评估过程。
很多东西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好,职务越高,也就是越处在风口浪尖上,处在那样的位置,那就必须要做出决定,那样的决定,对自己的政治前途肯定会有巨大影响。但如果不作出这一决定,事态无法得到控制,定然会进一步发展,更严重的事态出现,就必须承担的政治风险更大。
高处不胜寒,越到高处决策的时候其实更加的惊心动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后面自然应该还有一句,老牛是绝对怕虎的,不但怕,而且谈虎色变。
不在合适的契机下推出有些东西,等于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一个喷发的火山口上眼睁睁的被熔岩之类的变成灰烬,正确的也会变成错误。
第167章 危情
京城机场的一间贵宾室里,罗志林惬意的吐出一口烟圈,静静的注视着窗下步履匆匆的旅客。
在这里的贵宾室罗志林完全可以享受到只有最高级别的人士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也正是因为这个,就让很多地方上的人诚惶诚恐,为他的很多事情铺平了道路。
事实上,享受这样的待遇其实并不需要有多大的背景,只需要搞定关键人就行,他之所以在这里很逍遥,是因为负责贵宾通道的经理和他睡在一起。
能够负责贵宾的经理,除了业务能力,容貌自然不差,就是这个始终微笑着,显得很是端庄的阳光经理,在床上折腾起来可真是够浪的,他非得吃两颗万艾可才顶得住……
罗志林正想着,突然在下面的人流中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不,准确的是两道,罗志林又仔细的看了看,确实没错,正是罗致娴和伊莎。
罗志林也不禁感叹,这个世界确实是太小了,就算他在贵宾室里随便这么一站,居然也能碰到已经许久未曾谋面的这两个人。
当然对于这两个人的情况,罗志林是很清楚的,在贝湖一直还是有人守着,不过重心没有放在这两个人身上,而是放在了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