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样严厉并非是要和詹继东“割袍断义”,而是要狠狠的敲打詹继东,让其安分。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就算詹继东真出了问题,这也可以看着是一种态度,周书明的领导责任就会轻很多。
作为一个合格的掌权者,必然得深谙收放自如的精髓,简单点形容,就是拳头能准确且犀利的挥击出去,也能迅疾的收回来。
这一次,周书明利用詹继东的事情,无形中拉拢了祁玉民,一打一拉无疑是高明至极,但无论再怎么高明,周书明都绝没有彻底和他撕破脸皮的意思,否则只会给周书明树立重大的阻力,尤其是周书明的去向还不明确,如何‘左右逢源’的状态,是亟需牢记的首要原则!
而此次成功把火苗点燃起来,让詹继东安分一些,接下来,周书明必然得考虑谁来接手詹继东靠边的权力真空,以便让他自己从贝湖全身而退。
而祁玉民最欠缺的就是在贝湖省的人脉网络了!
祁玉民是空降干部,在贝湖省基本没什么嫡系人马,尤其他之前还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滑铁卢,一直韬光养晦的玩低调,远不如詹继东那样的张扬活跃,顶多是暗中拉拢了几个‘半生不熟’的嫡系,对下面地市的渗透更几近一张白纸。
这个事,乍一看有点无厘头,但仔细剖析一下,实则也是高明至极。首先,祁玉民为其在贝湖打开局面做想,肯定会全力配合,而祁玉民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等到祁玉民出力理清脉络、稳住局面,周书明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总之,无论祁玉民接下来怎么走,洪远山都是稳赢不输!
思及于此,陆政东暗暗冷笑,能把权谋发挥得这么淋漓尽致,陆政东也不得不叹服周书明心里面的沟沟壑壑确实不是一般的深,这种炉火纯青的道行,怕是其前任江书记都自叹不如吧!
下一刻,陆政东就思忖起周书明的此番更深层次的用意,这是周书明在离开之前在省委里面的布局吧?
周书明是不能指望詹继东了,那也就只有依靠其他几个人了,虽然这一点不能十分确定,但起码有一点是确定的,祁玉民想要唾手可得那也是不成的,是让自己去堵抢眼?还是想利用祁玉民谋划更大的企图?
这是陆政东不得不提防的事情……
而詹继东是不会像陆政东想那么多的,那根本就没那个心思。
詹继东对于周书明的批评心里自然也是怨气冲天,但是他却丝毫也不敢有什么反抗的念头,他也知道周书明不会无的放矢的这么讲,也深知周书明这么讲实际上是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他也知道一个人一旦离开某重要岗位,各种变数就都有了,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然是好事,但万一被什么东西绊住,结局便不敢想下去。离开位子马上翻船者大有人在,这也让干部的变动成了某种风向标。因此过渡期就显得特别重要,詹继东几乎是在掰着指头算周书明离开贝湖的日子。
周书明不管如何,对他也不会下狠手,而陆政东就很难讲了,一旦周书明离开贝湖,陆政东会不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虽然到目前为止,陆政东一直都没怎么针对他,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不安,陆政东能够忍住,这份沉得住就让他背上有种凉飕飕的感觉,不叫的狗才真咬人,必须得未雨绸缪,谁想又让周书明有些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