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页

马英华点点头,递给陆政东一支烟,点上之后沉默了一会。

身在其位才真正知道当安楠的一把手有多难,最难的还不在于安置下岗工人。

工人其实真是太好了,几十万的下岗,抹抹眼泪,长叹一口气,大部分人也就乖乖的自己找饭吃去了,真的没怎么给找麻烦,给这档期里的改制工作横加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最大的困难也不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不在于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上。这些事只要管事的人观念真变了,真正做到一心扑在这上面,只要假以时日,是一定能找到企业自身腾飞的基点的。

最大的难处恰恰是内部的掣肘和来自上面的压力,是你想干,他不想干;你想这样干,他却要那样干;你用大局的事业标准衡量成与败,他却在用一己的个人得失权衡进与退;有的领导台上讲得冠冕堂皇,台下却又老是打招呼,为此,指鹿为马者有之,颠倒黑白者有之,不敢正大光明地较量,便扯虎皮做大旗,把变脸的绝招用在了当官、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设下种种“绊马索”和“暗道机关”,使你不能正面站着做人做事,甚至侧身站着还不行,有时还得弯腰屈膝半蹲下身子,勉强蹒跚前行。有多少能量是消耗在内部的掣肘上?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或许更多?

就比如安楠矿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的问题,原来是不设限的,可是省里有领导认为还是由国内比较好,市长梁伟朝也是跟着迎合。

个中原因,马英华自然是很清楚,利益。

按照他的改组方案,如果一旦安楠矿业集团能够上市,那就是一个香饽饽,赚钱是肯定的,而这家很有来头的国有企业正是看中的这个,这也就罢了,对方毕竟也是国企,真要是这样肥水流进自家人那里也是不错,可让马英华受不了的是依仗着背景深厚,开出的条件也是极为苛刻,总之是上市能赚钱,不上市,同样不会亏本,这对于以矿业集团为主体的安楠来讲就吃亏太大。

更让马英华担心的是,从种种迹象表明,对方极有可能实行bo,也就是管理层收购,这也就意味着对方的性质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风险就会成几何倍数增加,因为对方极有可能是来圈钱的,如果是那样,那对于安楠来讲不啻于是一场灭顶之灾。

可是这事要不要和陆政东讲,马英华也是犹豫着,省里有主要领导乐意在其中牵线搭桥并打招呼,自然也是希望抱上一条大腿,对进步有所帮助,而从陆政东的发展来看,在省长位置上干一段时间也是必然要上去的,陆政东愿不愿意去得罪人?

对于他而言,陆政东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陆政东知道后也听之任之,那他这根救命的稻草也没了,所以他是一直下不了决心。

看来陆政东是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一次考察恐怕主要就是为此而来,既然如此,那还是讲吧。

“最近压力确实非常大,特别是在矿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的问题上,如果不采取这样的策略,恐怕省里和部委的支持都要打水漂。可现在是对方步步紧逼,我真是有点招架不了……

还有就是矿业集团本身的一些人以及市里的一些人想要继续火中取栗,阻挠也越来越强烈。”

詹继东?

詹继东在上次调整后在副书记中也是分管经济,陆政东再一次感觉到精简副职的急迫性和必要性,这样做很多事情让下面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