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萧规曹随也好,还是其他也好,总之,罗浮黎在你打下的基础之上还是做了一些左右成效的工作,至少没让安新的发展放缓下来,这便是他的成绩,而且说明这个同志还是能干事,有种老骥伏枥的状态和干事业的态度,而且罗浮黎在各方面风评不错,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放在其他地方那就是稳妥的代名词……”
陆政东点点头,刘振强这话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罗浮黎也算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这样的人放在一些极不发达是最急需的,而且这样的省份情况比较复杂的省份,年纪大一点也就意味着稳成,这倒是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罗浮黎在当市长的时候和他这个非常年轻的书记配合得极好,而且罗浮黎当书记之后和市长关系也相处得很不错,这恐怕更是让高层更为看重,这几者综合起来,就清晰了,刘振强的意思是要是条件成熟,罗浮黎还是有机会竞争一下有些省份的省长的。
这样罗浮黎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可以和他遥相呼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今后能够提供的支持更大,同时也避免了在副书记人选上又出现杯葛而破坏两人之间刚刚达成的默契,而唐中凯只要能升任市委书记,在常委中依然还是能够提供支持,这样虽然有利有弊,但明显是利大于弊。
朝中有人才好做官,特别是朝中有刘振强这样的“吏部”大员,关键时候在高层面前提一嘴那就是机会,或者平常提及给领导留下较深印象,到需要这方面的人时自然就会想起此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机会,能否真正变成现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刘振强既然这样讲,那也就意味着出缺的副书记高层是倾向于从外面调入,想来在两会期间有关领导会征求周书明和他的意见,刘振强这么说实际也是让他有个思想准备,那他也必须要改变原来的打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件事还请部长使点劲,罗浮黎这人各方面确实都不错。”
刘振强也点点头:
“把优秀的干部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嘛……嗯,这件事我也就是有这么一个感觉,到底会如何,还得看领导们到时候是一个想法。”
陆政东点点头,这样的人事变动太充满不确定性了,在事情没有眉目之前,还是不能透露半点风声……
和刘振强谈完出来,陆政东也在思考着,中组部里的领导在外界看来是风光无限,但是也只有内里人知晓这其中平衡难度有多高,坐在中组部部长副部长位置上的领导在这方面必须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不然很难让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满意,毕竟越到金字塔的塔尖,位置也就那么一点,可具备晋升条件的人则有那么多,弄不好都会怪罪到中组部的头头脑脑上,在这一点上,中组部的领导和其他组织部长也没啥区别,在重要人事上同样也没有决定权,但但如果没有协调平衡好,组织部长往往也是迁怒的对象,刘振强这个位置也不好坐,但刘振强还是显得游刃有余的,应该讲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都不错。
刘振强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连陆政东也拿不准,至少刘振强很难在中组部再上一层楼了,想来根据刘振强的年纪和表现,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调到重要的部委或者地方任职,在这方面刘振强即便是中组部的人同样也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才行。
在刘振强还没离开之时,应该要好好把握这样难得的机会,罗浮黎这边要争取最好的结果,但同时也应该有其他备选方案,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与此同时,周书明则是眉头紧锁,在副书记这个问题上,周书明也趁着春节前探过中组部一些人的口风,不管从资历还是近年来的表现,加上有陆政东的支持,在省内罗浮黎显然是最有竞争力的。
连中组部相当级别的人都是如此认为,这让周书明也感受到了压力,也是周书明极为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罗浮黎而言,从常委到副书记是一小步,但对于他来讲则是一件大事,马新忠的摇摆不定,洪志路的独行特立,如果加上罗浮黎,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