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华又仔细的想着关于安楠的事情,尽可能的把他对解决安楠的一些办法考虑得更为周全一些,这样想了许久他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贝湖大学借到了陆政东所说的那篇论文,回到家还没来得及细看,省政府的人就到了,说是为了让他安心的整理材料,陆省长给他找了一个幽静的地方。
马英华一到地方,心里呵呵一笑,这地方他来过,靠近湖边,原先是省林业局的地盘,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静。
有一幢老式的小楼和几幢宽敞结实的青砖平房,去水库钓鱼荡舟野餐十分方便。
听说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几位笔杆子借住在这儿,实际上是把所有的房间全给占了,为省里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前后差不多住了六七个月。
以后又多次在这儿起草省政府重要文件,每每也是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或三五个月。省林业厅的同志见此状那还不识趣,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它让了出来,经双方友好协商,作为象征性的补偿,省政府办公厅从工作基金里为林业厅争取到一笔为数并不太多的基建费,去修缮他们在市内的办公室;
又从省长工作基金里争取到一点钱,将小楼和平房做了适度的装修,将它们改造成了如今的省政府临湖招待所,因为它地处湖边,一直以来又神神秘秘地总关着大铁门。
而多数日子的夜晚,那小楼里又都黑着灯。
大铁门里也总是静得可怕。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省纪委双规的一个秘密场所。
这里确实是个思考问题和写文章的好地方,马英华觉得非常不错,他不知道关于他的流言却悄然在省城你传播着。
首先是因为陆政东调阅马英华的材料,然后马英华又好多天没上高教厅上班,还有人讲曾经看到马英华乘车朝临湖招待所驶去,估计是有什么问题被陆政东发现了,通知纪委对他采取了行动。
这样的消息虽然经不起仔细推敲,想来也没有人愿意去仔细推敲,总之是作为一种谈资在传播,有对马英华幸灾乐祸的,也有对陆政东这样睚眦必报的不以为然……
而在此时,陆政东却是在思考如何用马英华的问题,那一次谈话之后,问题的焦点从用,还是不用上,渐渐转移到了马英华这个人到底值得不值得他重点往上推这个问题上,而且如何推,推在什么位置上,真是让陆政东真是有些犯难。
陆政东对于马英华骂过自己不以为然,对马英华是个刺头也不以为然,想当年,主席还挨过许和尚的骂,甚至许和尚还扬言要一枪崩了他,他这挨点骂算什么?
至于刺头,许和尚比之马英华刺头多了,也桀骜不驯多了,不是照样被主席降服得服服帖帖的,成了最忠诚的部下。
陆政东也有信心让马英华服服帖帖。他所担心的是马英华无疑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干部,有能力有冲劲,但是在工作方式上不讲究方法,这样的缺陷是让人很头痛的,如果把马英华推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马英华却是撑不起那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