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很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周边旅游胜地众多,游乐有佳景,往来皆美女,和风习习,在江畔树荫下喝喝茶,看着白鹭在江面盘旋,就能消磨一个下午,这样的节奏是很多都市人最向往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列举出这么多优点的著名的大都市,宜居城市,房价却始终上不去,这应该是很多人向往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工作创业的机会都很多。
这不是陆政东凭空讲,而是国人的共识,也是西原的宣传口号,照理说这样的城市被评选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但是结果却是就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却是和宜居城市评选无缘,而且房价也基本上和东部好点的地级市差不多。
陆政东并不是高房价的拥泵者,而是对于增长过快的房价持反对意见者,但在国内,一个地方的房价应该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这多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原这样尴尬的处境,主要还是在发展思路上出了偏差,原本极有基础的城市绿化,这些年也欠账不少,和其他同类城市比起来显得落伍了,轨道交通落后,建设缓慢,城市道路破败不堪,交通秩序混乱,更是缺少各种体育场馆和文化场所。
这一点,陆政东在西部博览会上已经见识过了,除了最中心地带,其他稍微偏远点的地方交通实在是成问题。
更重要的是原来的蓝天碧云,青山绿水已经是很难见到。
西河宾馆是西原里最老牌的酒店之一,现在是一馆两制体制,除确保省委、省政府指令性接待任务之外,空闲时间对外开放或半开放,按商业模式经营获取利润,用于宾馆建设,既减轻国家负担,又拓展了事业发展。西河宾馆虽然牌子没有五星级的云江宾馆那么响亮,但是在体制内,西河宾馆绝对比云江宾馆牛,西河宾馆创建于五十年代,由省委疗养院演变而来,之后干脆就没有名字儿只有信箱地址,而在那个年代,信箱地址也就意味着实相当级别的保密单位,这里是一到三代核心都曾下榻这里,第一代领导核心曾在这里住了将近一个月,第二代领导核心曾九次在此下榻,还有多名外国元首政要都曾下榻此地,而西河宾馆更牛的是宾馆的名字是由改革的总设计师题写,这不但在西河是独一份,就算放眼全国也是难得一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就是西河的国宾馆。
这样的地方自然是风景优美,环境舒适,管理人员肯定也是尽心维护,可是大环境的影响依然让他们无能为能够为。
陆政东站在江岸上看了看江堤下浑浊的江水,还算好,现在是夏天,云江上游的冰川雪峰融化,加上降雨,正是丰水期即便是有一些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入,也能够迅速得到稀释,总体上看来江水的污染还不算严重,而再往下边里就是两江的汇合处了,那面青衣江水的颜色显然和这边泾渭分明,黑黄黑黄的,青衣江府河进入市区后绕城北城东而流,如果没有云江水流的注入,云江的水体情况还要糟糕许多。
事实上云江在九十年代就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治理,因为在这之前华新社发了一篇内参文章,文章直接称青衣江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臭水沟,这才引起了西河西原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不过即便是这样,对于如何整治,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良策,直到杨书记和陈省长就位之后,对于治理不力的市长进行了调整,要求西原必须要拿出一个整治的时间表来,这项工程才真正开始。
西原的新任市长宣布青衣江工程为本届政府的“一号工程”,青衣江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西原市政府针对两河现状、及过去局部河段单项治理效果不大的问题,决心启动以治水为核心、全面带动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工程。
综合整治工程是以治理河流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小区建设、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建设的综合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河道整治、污水治理、道路建设、管网建设、安居工程、濒河绿化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整治,不仅解决了城市防洪、城市水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两岸几万户居民的安居问题,对扼制整个流域上游的污染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避免城市环境恶化、促进城市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投入巨大,不过成效也还是很明显,随后几年青衣江的江水变得很清澈,绝迹了的鱼虾又重新在江水中快乐的游动,陆政东在省政府工作的时候也曾经去游玩过。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才几年,青衣江又成了这样的摸样,难怪有人讲,现在的青衣江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现在变成世界上最奢华的最大臭水沟了。
陆政东也不禁有些奇怪,照理说就算治理青衣江工程的西原领导换了,接任的西原市里的主要领导是前任栽树,后任乘凉,肯定也得好好维护这样的成果,想到这里不由就问了问一些在边上晨练的大爷:
“这青衣江不是治理好了吗,怎么这江水又变得油黄油黄,看着就不对劲啊。怎么回事,这事就没人管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