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页

而且由于垫进去不少的资金,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那就不是赚钱的问题,而是血本无归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拿到工程。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这样一来也缓解了安新市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几个问题都一下迎刃而解。

这样陆政东已经很好的把其带来的负面消化掉了,这一点杨立峰很感兴趣,陆政东这样的表现不但体现了他在经济工作上的能力,更体现了他在政治上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不过今天他的主要目的不在此,而是其他,所以并没有深入的谈下去。

陆政东很快也就从杨立峰只言片语中了解了其找他的目的。

作为政府的负责人,作为省长,能不能解决很多矛盾,能不能提高自身的威信,其实资金就是一块关键的筹码,这都基于你手上是不是有足够的资金,有钱了,你就腰板硬了,谁问什么,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你一句话就能给他解决掉,那你就不用其他的方式来树立威信了,这就足够。

而没有钱,你不管是走到什么地方,都不敢轻易的许愿,因为一旦无法兑现,那更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而一个领导在下面,总是支支吾吾,什么都不给一个准确回到,也很难为情的。陆政东也是市长倒是很能理解杨立峰,一个地方上的财政那都是早就经过反复核算的,现在凭空的就多了一大笔支出,这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很大的一个难题,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杨立峰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本来今年到处都银根吃紧,加上全省今年春天大旱,马上就是春播了,农村那一块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农具,化肥,种子,水利等等,而困难企业职工的工资也不能不解决,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省长大人既然开口,那肯定也不是小数目,还有一点事,安新作为副省级城市,从上到下,一向希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很反感省里插手安新的事务。

打个时间差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笔资金太少说不过去,太多那难度也大,而且他若是答应下来,搞不好今后就会形成惯例,恐怕市里有些人也会有意见,如果詹继东在其中推波助澜,说不定又会对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詹继东的原因,江书记已经对他有看法了,现在再和杨立峰走得比较近,恐怕江书记会对他看法更大。

但杨省长既然和他谈起这事,其实也就是伸出了橄榄枝,今后在省里肯定也会给予他一定的支持。

杨省长在省里的力量还是单薄了一些,而他同样面临着詹继东乃至江书记的压力,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若是两人能够抱团取暖,他身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有得必有失,关键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陆政东权衡着,想来想去,觉得只要和詹继东关系没有质的改善,他和江书记的关系就难以亲近,而他想要竞争安新的市委书记,江书记的态度那也不得不考虑。

不过这是一场博弈,舞台虽然在贝湖在安新,但是胜负的决定权却在京城,陆政东权衡了一番,觉得这件事还是应承杨立峰的好,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刺激江书记就是……

杨立峰对于今天谈话的结果很满意,和陆政东这样的聪明人谈话,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两人谈完事情,陆政东告辞离开了而去,坐在车上,陆政东沉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