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电视台相当高调和长篇幅的播出了副市长苏中路陪同市委书记吴金泉视察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吴金泉在讲话中对城市建设前期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市建委和市发展公司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这个绵西城市骨干框架的建设,确保按时完工,为全市人民交上一幅满意答卷。
市里的不少干部都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新闻,这很是耐人寻味,电视画面中没有陆政东的身影,但是这反而说明了一个问题,看来吴金泉对于确保大局稳定,对于推进城市发展依然持更加积极的肯定态度。
这说明在张新普出事之后,吴金泉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事实上吴金泉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因为张新普的事情,他也感受到了省里对他在主持市委工作之后的表现并不是很满意。
宁秘书长在临走之时代表省委和他进行了一番谈话,在谈话中宁秘书长着重谈了观念、作风、精神,谈到这三样东西聚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产生凝聚力,一个班子有了凝聚力,可以带动整个干部队伍树立起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意念,可以激发全体干部树立起奋勇争先不甘后人的不屈精神,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班长的市委书记就显得尤为重要。
提醒他要注意处理好原则与非原则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协调好班子团结,发挥领导干部主观能动性。
宁秘书长讲这是省委杨书记让他转达的话,这话没有任何的批评的言辞,但是话里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是比直接了当的批评还要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显然省里已经对绵西的情况是洞若观火,对于绵西本土派形成的利益集团的事情心知肚明,绵西这个圈子里始终没有摆脱一些圈子体系的阴影,而且涉及利益纠葛上就显得更加尖锐突出,这极大的制约着绵西的发展,省里是早就有意要打击了,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他的态度暧昧软弱,而且在陆政东提出的一些市里发展的大方向,经过了他的首肯,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支持力度。
该硬的不硬,该支持的不支持,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让省里对他这个市委数据书记很有些看法,这已经是哦响鼓用重锤了,这让他不得不在思路和策略上做出一些调整……
第42章 先上车后买票
张新普出事也为陆政东赢得了一段比较平静的时间,因为蒋炳明等人刚刚遭受了这么一次重击,暂时不会在工作上掣肘,让他也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他心中早已经规划好的绵西发展的几件大事上。
只是陆政东还没轻松两天,麻烦就来了。
陆政东所认识的省商报的记者蒋晓峰给他来电话说要到绵西来采访,话语之间闪闪烁烁,陆政东对媒体这一块敏感度非常高,赶紧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蒋晓峰犹豫再三,旁敲侧击了一番,才问起他知不知道峰峰集团在绵西铝镁项目的事情。
这事陆政东有印象,这个项目是玉杯县引进的最大的项目之一,也是当时市委书记陈振龙牵线搭桥促成的,但陆政东有些纳闷的问道:
“这个项目早已经停下来了呀,眼下时机不到,准备等调控松一点了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