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我给你说的那件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只要书记愿意,我……我还是想继续在书记手下干……”
郑夏林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
年前,陆书记都已经给他透露了口风,问他愿不愿意去市经委,他很犹豫,但他妻子却是很高兴,调到市里一直是她的心愿,而且调到市经委还有职务,自然更是乐意。
只是郑夏林觉得,陆政东自己都还没有调走,他先调走了,这总让他觉得不好。
陆政东也大体能猜到郑夏林的心思,想了一下道:
“市里的局面你肯定也知道,如果你留在县里,恐怕到时候日子会很难过,并且从总体来说,宜蓝县里相对落后,意识和氛围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而且你一直在党委系统,到市里更能开开阔眼界,趁着这段时间再系统的学习学习经济方面的东西,这更全面,这对你今后会有莫大的好处,……”
郑夏林自然是清楚市委刘书记和杨书记跟陆书记关系微妙,陆书记如果离开宜蓝,继任者肯定不是一条线的人,他在县里的压力就会巨大,其实即便就是没有这些,作为秘书,新来的县委书记肯定也是会把他打入另册,离开宜蓝这应该对他今后的发展有好处,而且陆书记这话里也透出恐怕陆书记在县里呆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你爱人的事情其实根本就不用担心,等你在市里站住脚跟以后也就是小菜一碟了。”
郑夏林见陆政东说得如此清楚了,也就道:
“我听陆书记的。”
“恩,那等忙完这一段,三月份去市里报到……”
陆政东虽然决定离开长滩到省里去,但依然希望能够在长滩保持一定的影响,这对于他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他并不是一走了之,在长滩他还有一个心腹之患,刘建中虽然对他不怎么样,但也不会在背后开他的冷枪,与他对峙的这股力量的核心人物是杨凯麟,这个人让陆政东很警惕。
两人之间原本是有心结,但随着骗子事件中杨凯麟耍的那些手段太过卑劣和恶劣,那就从心结变成势成水火,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了,这一点陆政东也好,杨凯麟也好,都是心知肚明。
陆政东觉得杨凯麟这个人很危险,当初他和杨振功发生矛盾时,杨凯麟能低下身段主动求和,而且在孙伟阳当市委书记的时候,对他不怎么样却也很能蛰伏,说明这个人很能忍,而当刘建中一到长滩,却又能迅速把握住机会和刘建中建立起非常密切的关系,这说明这个人很能审时度势,这就像一条冬眠的毒蛇,平常看着没有任何威胁,一旦苏醒过来,那就会毫不犹豫的咬上一口,骗子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