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身边最重要的人员的推荐权交给邱智慧,这是一种最直接最信任的表达,这么做,邱智慧肯定会感动莫名,这样可以真正取得邱智慧最大的支持。
他在宜蓝孤家寡人,有一个铁杆支持者对于他来讲尤为重要。以一个随时可以调换的秘书换取邱智慧的最大支持,这怎么都是值得的。
即使推一万步讲,邱智慧推选的人不如他的意,或者邱智慧有其他心思,时机成熟的时候找个合适的理由调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邱智慧显然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看似在思考人选,实际估计是很有些踌躇,好一会才道:
“陆书记,我对县里的干部确实还算了解,不过我对什么样的人当秘书真是不怎么在行……我就勉强推荐一个吧,县委办有个从组织部调过去的年轻人郑夏林,师大中文系毕业,文笔不错,在校也是学生会干部,也挺能干,你试试看……”
陆政东就拿起了涂明德交给他的推荐名单,里面有郑夏林的名字,就点点头,道:
“恩,那等下我见见这些人再做决定……”
陆政东当然也不会让涂明德感觉到他对其不信任,肯定也会做做样子,对涂明德推荐的人重点看几个……
其他干部似乎都在暗中观望一般,邱智慧离开办公室之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进来汇报工作,能来他办公室汇报工作的,肯定都是宜蓝县排得上号的人物,陆政东也急需接触这些人,把这些人从抽象的名字符号和实际的样子结合起来,从而对全县主要干部有一个最基本的直观了解,因此对于来汇报工作的人都很客气,偶尔还会鼓励几句,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又和纪委书记、检察长、县城所在的宜关镇党委书记等人进行了谈话。
陆政东先前还觉得宜蓝的事有些棘手,但看到各路人马陆续在他面前露面,表明了态度,心里也轻松了一些。
陆政东也清楚这些人肯定是各怀心思,从某种角度来看,有些来汇报工作的人是墙头草,随风而倒,里面有些甚至是金忠平的嫡系,颇有点人才刚走,茶就凉了的意思。
只是换一个角度看,也就很正常了,若是人走茶不凉,都不愿意向组织靠拢,那新来的领导该怎么办?……
第4章 立威
邱智慧推荐郑夏林还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郑夏林是农家孩子,社会关系比较单纯,分到组织部主要还是由于在学校表现好,而且这些年大学生很紧俏,几乎都不愿回县城,郑夏林能主动回县里,算是人才,所以在分配上照顾,至于郑夏林调到是县委办是金忠平到宜蓝之后的事情,看样子金忠平是打算重用他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没有启用郑夏林。
陆政东很快就把郑夏林定为他的秘书,陆政东这几天也没啥动静,基本上就是在办公室熟悉情况,郑夏林给陆政东留下的第一印象不错,但是是不是真的合适,陆政东还需要观察,但是该有的表示陆政东也肯定要做出一些表示。
几天后,陆政东就和郑夏林进行了一次谈话,然后把县里给他配的传呼递给了郑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