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王笑此刻对陈耳东更加佩服。这是个有想法的人,也是一个敢于行动的人,能做出这么好的业绩,带出这么强悍的精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名,一个好的领导,决定了一个团队的高度。像孙婉春这样只会一味地报怨下属无能的领导,注定是个悲剧。

先说说驻守在翡翠名城的这四位陈耳东的组员,都是成熟稳重从事保险工作两年以上的老员工,刚才王笑伪装成有意向的潜在客户,前去试探一下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结果那四个人配合相当默契。一唱一和,把一款万能险这样相对比较复杂的理财类保险,解释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而且这四个人始终面带微笑,说话自然温和,不管王笑有没有要买保险的意思,他们的态度始终如一。哪怕王笑故意说了几句挑刺的话,他们也没有半点愤怒或者急于辩解,仍然那样贴心而又耐心地解释,就连王笑走开的时候,他们还报以礼貌的问候。

王笑虽然是抱着挑刺心态去的,但是通过这一番体验,他也不得不承认,跟这四个人谈保险。一点儿也没让他感到别扭,每一句话都说得让人很舒服。

陈耳东把这四个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员工,安排在了高档社区,去跟这些高收入的人群打资产;把入职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员工,安排在了老社区,去跟比较容易接触的大叔大妈们推销保险;至于刚入职的新人,则在陈耳东和几名得力组长亲自带领下。驻守在人流较多的汽配大世界和东建材这两个市场。

“有意思。”王笑坐在长椅上,揣测着陈耳东如此安排人手的用意,越想越觉得此人不简单,有必要去找他聊上几句。

他站起身来。搭车赶往汽配大世界,上午的时候,他在那里看到陈耳东和十几名青涩的新人在那里练摊,向过往行人汽配大世界的商户发放宣传彩页和推销保险。

陈耳东比刘文刀要年轻得多,今年也不过三十八岁,理着板寸头,穿着笔挺的西装,再加上他身材比较健壮,看上去还是有些派头和威严的。

只是,他的座驾跟其他那些部门经理比起来,太过于寒酸了,只是一辆三万多元的面包车而已。

他拉开一扇车门,坐在车里,点上一根烟,美美地抽上两口,然后望着十步开外的那十多几名新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心里分析哪些人将会最先被淘汰,哪些人有潜力可挖。

过了一支烟的工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远远地朝他走了过来,几乎是目不斜视,径直朝他而来。

陈耳东不禁仔细打量一番,并不认识这个年轻男子,但是他可以肯定,这个人是来找他的。

“陈经理,久仰大名,为了向你学习,我可是苦苦跟了你们三天了。”王笑一边满脸堆笑地说着,一边掏出一盒烟,客气地给陈耳东递上一支。

陈耳东也不客气,接过烟,上下打量着一身休闲装束的王笑,轻声一笑,问道:“我们认识?”

“我认识你,你不一定认识我。我是孙婉春那个部门的一个无名小卒,而你可是声名远播的人民路‘双王’之首。”王笑笑道,他不是要阿谀奉承,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此人有真本事,比起走旁门左道的刘文刀更值得学习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