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折腾岁月[校对版] 郭蝈 1252 字 2022-10-24

我只好耐着性子又听她说了些家长里短七大姑八大姨家的琐事,然后飞吻挂电话。

我刚刚关了电话,就见苏宁端了盆热水来到我面前,苏宁向我抛了个媚眼:“小冤家,答应请你洗脚,一定不会反悔的,来,小奴家我给你洗洗脚!”

虽然晚饭没吃,但我一下子就不饿了,还有点恶心。

第二天,我俩早早起床,梳洗打扮,里里外外弄得光鲜十足,苏宁的小脸蛋抹得跟喜之郎果冻一般嫩滑,我的头发弄得跟刺猬一样有型。我俩忽视一眼,然后都向对方抛出鄙视的目光。

到了报社,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比我俩大不了几岁的男子,互通名姓,互报家门,巧的是这哥们是h大毕业的。我赶紧讨好似的打招呼:“大师兄!”

师兄拍拍我的肩膀又指了指苏宁:“八戒,你来啦,这位是沙师弟吧?”

一席话逗得办公室里人前仰后合。

师兄姓钱名博飞,小伙长的很帅气,年龄比我大三岁,模样却比我小三岁。唉,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我和苏宁到了报社,刚开始就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职务,我俩是内勤兼清洁工,打水取邮件接电话买盒饭,把实习生的身份发挥的酣畅淋漓,淋漓尽致。

当然,我们也随着正式的记者出去采访。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实习见闻(2)

从大学校园过渡到了社会,我和苏宁还是很适应的,毕竟,每个月没有工作量,没有评奖选优的压力,没有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活得自由自在。接下来就说说跟随采访中一些好玩的事儿。

上大学就开始学新闻专业,被灌输的理念是:记者乃无冕之王。到了报社,和前辈们一聊,大家的感受是:记者是戴了绿冕的大个儿王八,憋屈窝火常有的事儿。

我和苏宁被分到了实事新闻组,跑的是民生新闻线,哪里丢了井盖坏了路灯孩子找不到家,小区养狗市民翻栏杆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多碎有多碎。

但是对于我这样不求上进的愣头青来讲,还是比学校的日子强万倍,用句俗词来形容那就是:有意思。

可苏宁不满足,他想方设法找到了报社的一个小boss,把我俩弄到了法治新闻组,我俩才真正的见识到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