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折腾岁月[校对版] 郭蝈 1260 字 2022-10-24

没有期盼或许就没有痛苦,而计划的落空让人无限沮丧。

就在寒假前一天,苏宁问我:“蝈蝈,你愿意陪我去实习么?”

我精神为之一震:“去哪?”

“石家庄的一家晚报,房子住我爸一个战友的,实习期就半个月,然后咱各自回家过年,到了大四就一门心思找工作,省的到时抓瞎了,这也算是工作经验吧?”苏宁滔滔不绝的给我罗列好处,其实他哪知道,我早就心动了。

“中!我马上给家里打电话,顺便让我爸给我调拨一部分资金。”

寒假的前半个月,我和苏宁在石家庄度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实习见闻(1)

以前,谁家里出个大学生,那周围街坊四邻都夸:“祖上积德,祖坟冒了青烟了。”

到了我们这一代,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摸爬滚打的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闯过了独木桥考上了大学,周围都夸:“家里不但冒烟了,还着了火呢,烧的家徒四壁。”

大学生在往昔都被称之为天之骄子,象牙塔内高材生。可怜的我们在上大学时,看到的都是人们无奈的摇头:“工作好找吗?”

这个问句不是疑问句,而是极其肯定的否定句。

好多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在上课时都会兴致勃勃眉飞色舞的讲述自己美好的大学时光,学费低的忽略不计,每个月学校的补贴还可以攒下来买心爱的手表录音机,毕业就有铁饭碗金饭碗等着呢,包分配呀。这些老师说一遍还不够,每堂课都得瑟的讲一遍,气的我都想冲上去告诉她,尼玛!!你的工资里可能还有我一毛五分钱的贡献呢,凭什么你上大学就如同大闹天宫偷仙丹盗蟠桃的孙猴子,轮到我们了就注定在八卦炉里煎熬烘烤一番又被压在五行山下?

牢骚是没用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那绝对是和亲爱的民工兄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一点,从实习这件事儿上就能看出来。

我们学的是新闻和广电,找个实习的媒体可难了去了。我就不明白,我低三下四的来白干活,咋还像过了季节的萝卜一样被挑来捡去甚至直接拒之千里以外呢。

据说苏宁的老爹托了人还请人吃了饭,才给我俩找来这实习的机会,唉,人说毕业即失业,此言非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