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对于这样的小事情,周纯自己都可以做主了,孙享福交待过他,欢迎任何民族过来置业,做生意,而且,还能为他们提供指导帮助,尤其是他们的货物是稀有货品的时候,于是,拍卖会还没有开始,这两个部落的铺面就先在善阳城内开起来了,按照规矩,卖同类的货物的店铺,被周纯安排在了一起,于是,他们不仅是领地相邻,连开设的商铺也相邻。

而因此,两个懂汉话和会算术的小伙子,被他们以五贯钱一个月的高薪聘请为店铺的掌柜,而那两个小伙子,原本不过是关中来的两个平民而已。

负责宣讲和执行善阳城市管理法令的王氏子弟很忙,孙享福给他们加在身上的官职都不低,俸禄也不少,唯一不好的是,他们要整天都处于工作状态中,而且,工作对象还是一帮用茫然的眼神看着他们的外族人,想要连汉语都不大懂的胡人遵守律法,可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他们每天光抓随地大小便的人,都能抓到上百个。

根据善阳城规定,随地大小便要面临两条处罚,一是让他们把拉出来的污秽物打扫清理。二是接受半个时辰的思想教育。

前一条还好说,在当官的强令下,他们也就干了,后面一条处罚,却更像是在处罚那些当官的,对着这些外族人说一个小时的话,可是很要水平的,而这,对那些还不太懂得汉人规矩的胡人来说,更像是一次汉语培训。

没有那个民族的人天生就是傻子,看到别的人在善阳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会想,而通过交流,他们会知道一些门路,所以,学汉话的讲堂,是善阳城里比较热闹的场所,孙享福为此,特意派了几个学全了汉语拼音的幸福村村民来教他们比较标准的发音。

早期,哪怕只是提前半个月来到善阳城的突厥人,现在也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有稳定的工作,有厚实的衣衫,有舒适的民居,有装的满满的粮食缸子,生活状态,比关中的中户也不差。

魏征是个很守朝廷规矩的人,是以,他带着团队来到善阳之后,没有什么风光的接风宴之类的玩意,随意的吃过一顿午饭之后,他就在城中逛了起来,然之后,就跟孙享福在街头吵起来了。

“关中百姓尚且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你孙正明为何待夷狄如此之厚?”

“呃,魏大人,现在,他们都是我善阳城的百姓,您何故有此一问呐?”

好吧!两个人的思维暂时还不在一个频道上面,魏征不理解孙享福也是正常的,他是受汉人诗书礼仪教育长大的士大夫,受五胡乱华的影响的,这个时期的士大夫群体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主论调,哪怕是李世民祖上只有那么一丢丢外族人血统,但上位了之后,也不得不一再强调自己是纯正的汉人正统,不然,士大夫就会一直拿这事来喷他。

而为什么会有后来的安史之乱,也正是因为这些汉人士大夫跟胡人系的官员闹的太僵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被有心人一挑动,就出事情了。

“你,你,你,气煞老夫也……”

“大人可不要着急上火,让这些人快速的稳定下来,投入生产生活中,可比剥削他们,对我大唐的好处更多。”

“好处?除了浪费钱粮,那来的好处?你不在长安,只怕不知道,朝廷的官员连俸禄都发不出来了,你却,你却……”

“呵呵,魏大人且听我说,朝廷为何穷困?产出不够多,储备不够多也,而这些胡人牧民被我集中安置之后,马上就能开始创造产出,帮补朝廷,退一步来说,放任自流,剥削他们,可能会为我省下一笔钱来帮助朝廷,可边患一起,恐怕朝廷又得花更多的钱粮精力来平息,咱们汉人世世代代为边患投入了多少钱粮?多少将士的生命?难道还要一直这样下去吗?咱们何不转换一个方式,彻底的解决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