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交换

我的鬼恋 水豪一 1642 字 2024-01-03

高陵君显回答:“我是受齐王的派遣去见武信君的,一是为了两国继续保持同盟关系,二也是为了齐国自身不遭受秦军攻击。请问,你要去齐国干什么呢?”

宋义又说:“秦军天天在增兵,我看要不了几天,秦军一定要攻定陶,可是武信君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毫无防备。我给他说了,他也听不进去。我劝你不要去冒这个险了,一定要去,也在路上多耽误几天再去。说不定你还没到,那边就开战了。”

高陵君显谢过宋义,果然就不着急往定陶赶了。事情的发展正如宋义所预料的那样,高陵君显还没有到定陶,那边的战斗就开始了。

原来,项梁把宋义的话并没有往心里去,依然是放心的休息,甚至连起码的戒备也松懈了许多。帐外秋雨连绵,帐内醉眼惺松。然而就在这种令人困倦的天气里,有一个晚上,帐外突然杀声连天,千军万马如天兵一样降临定陶。楚军将士来不及穿衣披甲,就被凶悍的秦军杀死,楚军营帐里顷刻间血肉横飞,喊声震天。项梁也顾不上体面,仓皇出帐,手执一柄短剑,找路突围,不想秦将章邯骑马追来,只几个回合,项梁就被章邯腰斩于刀下。此刻的楚军早已乱成一锅粥,人们东躲西藏,却怎么也逃不出秦军的追杀。红了眼的秦军见人就杀,直杀的整个楚军驻地,鲜血伴着雨水在地上流成了河,楚军士兵的尸体铺满了泥泞的土地。

就在这样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由于项梁的轻敌,在葬送了他自己性命的同时,也断送了成千上万楚军将士的生命。项梁举事以来第一次失败就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对义军来说,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残酷的现实没留给项梁吸取一次轻敌而遭受惨重损失的机会。

驻守在外黄的项羽、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们搞不清楚章邯的军队有多少人,不敢盲目的支援,只好率兵离开外黄东撤。此刻要紧的是赶到盱眙,保卫楚王。

赵王武臣在赵地稳住阵脚后,计划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派部将韩广率军向北方扩展,攻占燕国的地盘。

韩广率军进攻顺利,很快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天津市北部)。韩广在进攻中也多次利用劝降的策略,尽量不进行血腥的屠杀,所以深得燕人的拥戴。占领蓟后,他自立为燕王,派人去通知武臣。武臣一听,肺都快气炸了,尽管韩广的做法与他自立为赵王的做法如出一辙,但他还是无法接受。武臣召集大将军张耳和右丞相陈馀商量对策,决定派重兵进驻赵燕边境,伺机攻击燕国,活捉韩广。

韩广早已料到武臣有这一手,自然不敢松懈,也将自己的主力部队驻扎在边境上。这样赵、燕两军就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有一天,武臣闲得无聊在外散步,却被燕国的士兵抓获,送至军营。军营里的燕军将领一眼就认出了武臣,兴奋异常,一面派人向韩广汇报,一面把武臣软禁起来等候发落。

这边,张耳、陈馀听到这个消息急坏了,赵王被擒这对赵国可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想派兵攻打也不敢打,赵王在燕军手里,不攻打又无法救出赵王。

这时从燕军那边传来消息:“要想赎回赵王,就分出赵国的一半土地来交换。”

张耳、陈馀着急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做不了主,只好派出使者去燕地谈判,看看除了用土地换回赵王之外,还能不能找出其他救赵王的办法来。可是,派去的使者到了燕国就被燕军给杀了。看来燕国的态度很明确,除了用土地换人质没有其他路可走,一向足智多谋的张耳、陈馀面对这种现状也没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