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前方,钟九呼唤他们,“只剩一桌了,快来。”
如杨丰所言,今日的海城着实热闹,酒肆茶楼接连满客,能占得食座已是幸运,位置便不用他想了。
鱼羊为鲜,既在海城,自然要品尝海味。除烧鸡外,钟九另点了牡蛎、鲳鱼、马鲛鱼等海味。
食桌摆了一盘小鱼干,辛香干脆,钟九捻了一条给小孩,果然见她吃得津津有味,笑了笑,道:“海城鱼干在京城也素有美名,颇受青睐,也方便贮藏。鱼干我方才已买了十余斤,准备带回去,公子要不要也带些?”
荀宴颔首,亦吩咐人备了十斤。
美食上桌前,静楠就不知不觉吃了许多小鱼干,钟九怕她提前饱腹,便哄道:“看看那边水缸中是什么。”
为吸引客人,客栈在门旁置了一个大水缸,此时有不少小孩围着,满是新奇。
静楠也凑过去,原来里面放了些海鱼,奇形怪状,色泽亮丽,极为特别。
小孩从未看过这么多鱼聚在一块儿,她想了想,踮脚用手指往里面一探,再收回啜了口。
回头,认真道:“不好喝。”
钟九阻止不及,眼睁睁看她啜了这么一口“鱼汤”,顿时大笑起来,几欲笑出眼泪。
他抹了把眼,同样认真道:“公子,有圆圆小师傅在,我真担心自己哪天会笑出病来。”
另外二人未语,但看神色,显然有认同之意。
俄顷,美食上桌,钟九唤回静楠,四人一同惬意地用了顿午饭。
端午习俗颇丰,射柳、赠扇、斗草……真论起来,便是整日整夜也无法尽数参与。
小孩第一次接触节日民俗活动,几人少不得要带她多玩会儿。
回杨府时,已是暮霭沉沉。
杨丰备了一场晚宴,活动亦有,却是令家中几个年幼的儿孙或读书、或弹琴。
他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看得津津有味,兴高处道:“我就不爱看什么戏,也不会欣赏歌舞,如此在家中乐乐,既尽兴也省事。”
老狐狸。钟九心中含笑啐了口。
再看荀宴,只点了点头。
对这个年轻人,杨丰着实喜爱得紧。家世清白,又是直接为陛下办事,亲近他时所需的顾虑,少之又少。
思索几日之后,即将离别的这夜,杨丰终于下定决心。
他将荀宴请至书房。
沉默片刻,谁也不言语,终是杨丰长叹一声,起身。
他从壁画后,取出了一封深藏多年的信,和一块染血的包袱。
“具体事因,在这封信中已经尽述详情。”杨丰轻声道,“党|派之争,我从不参与,此次……算是全了老友的一个心愿。”
“荀兄弟,若是你,我相信定可以为他伸冤。”
荀宴与他对视,良久,嗯一声,接了过去。
纸张轻如鸿毛,于杨丰而言,这一刻手中交接之物却有万钧之重。
饶是刚毅如他,也不由虎目微红,既是激动,也是愧疚。
老友为人所害,全家三十二口被屠戮殆尽。他赶到时,只见血色冲天,满地腥红,竟无一处可以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