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和太史院所编撰的史书上所记载的,前朝末帝残暴不仁,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一路反抗的描述有些微的出入,比如只字未提道一宗三个字,也丝毫未提,前朝末帝在被射死之前,其实是乞降了的,史书上写的是,直到新军破开城门,末帝仍在宫中,怀抱舞姬,醉生梦死。
而关于造成这一切的妖魔,在有一段里明确记载了:“红纹覆面,煞气冲天,妖魔出世,必遭大难。”
从这四句中,几乎可以窥见此人的存在,在当时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又引起了多大的恐慌,以至于这听起来很像街边传唱的四言打油诗的东西,也能被如此郑而重之地记录在卷宗之中,以警后人。
但偏偏缇晔出生之时,脸上就带着这种红色的花纹,简直就像是诅咒一样。
所以先帝对缇晔百般忌惮,十分不喜,但凡缇晔露出丁点劣性,便厉声责骂,更加觉得此子是魔无疑。
缇晔知道这内中究竟的时候,已经是他年满十岁,已经登基为帝之后的事了。
缇晔即位之后,禁书楼不再对他关闭,他可以进去查阅一切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于是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父皇为什么从来就不喜自己;知道了自己的父皇为何会突发暴病,从此卧床不起;也知道了母后的所有雷霆手段,甚至不惜向自己的丈夫下手的原因,都是为了保住自己。
除此之外,缇晔甚至还知道了,其实当时道一宗里还有一位天资卓越的弟子,那个人凭借自己一己之力,亲手诛杀了妖魔,一剑结束了乱世。
那个人的名字,还有一卷模糊的画像,仿佛神迹,被一起刻在卷宗上,看到的那一刻,几乎要烫得人心口发疼。
缇晔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在他的心里,能够激起这么汹涌的,仿佛海啸一样的情绪。
也是从那一刻起,缇晔真正开始相信了,自己就是那个妖魔转世。
只有如此,他才能够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对一个从未谋面过的人,怀有如此汹涌激烈,铭心刻骨的感情。
“凌危云,”缇晔嘴唇勾起了一丝难以形容的微笑,像是杀意四起,又像是情深难抑,他缓缓地道,“我要找到这个人,或者这个人的转世——
“然后杀了他。”
凌危云在驿馆里待了小半个月,终于传来了皇帝召见的消息。
和他一起被召见的,还有其他各州郡的主君。
天还没亮,凌危云就从驿馆坐车出发,到宫门口的时候,天仍是黑的,但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候着了。
凌危云对此感到惊讶,倒是他的贴身侍从青石,一副了然的口吻,道:“皇帝突然把公子您和其他主君,全部从封地召了回来,很明显就是有所图谋,而且这几年,宫里那位的手段有多狠,公子你也不是没听说过,大家心有忧虑,也很正常。”
所以一个个地都来这么早,可能既是为了显示出自己尊君的态度,也是为了互通有无,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