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立刻睁开眼睛,急切的催着:“快说。”
“码头上的人说,看见沈熹年带着一个大箱子上了南下的客船。刑部说他是去办案,可是带着大箱子做什么?老奴怀疑那箱子里装的是忘忧姑娘。”
“什么?!”赵祯猛地一下坐起来,只觉得头晕眼花,忙抬手扶住了额头。
“算算时间,沈熹年离京的时间跟忘忧被劫的时间前后查不了两个时辰。若真的是他想这样做,从刑部领了缉捕书之后随便找个地方躲一会儿再出手,也是极有可能的。”
赵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叹道:“这事儿若是他办的,倒是叫人放心了。”
宋嬷嬷忙附和着:“陛下说的是,若真的是他带走了忘忧姑娘,那忘忧姑娘定然是衣食无忧的。陛下也该好好地保重身体,徐徐图之。”
“莫不是你为了安慰朕,编的吧?”赵祯狐疑地瞪着宋嬷嬷。
宋嬷嬷立刻跪下去,说:“老奴总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这件事情胡乱编造。的确是手下的人在码头上打听来的消息,老奴也只是据实汇报并借势推测而已。求陛下明察!”
“起来吧,朕知道你一心为了朕。自然不会怪你的。”赵祯说着,又疲惫的靠在枕上。
宋嬷嬷站起身来,再不敢多说什么。
赵祯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方说:“吩咐你的人,沿着水路往南找寻,若她真的被沈熹年带到南边去,沿途总该有些踪迹,另外,再去查那艘客船隶属哪家船行,把事情都给朕查细致了,结果自然就有了。”
“老奴这就去办。”宋嬷嬷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沈熹年是在四日之后收到京中传来的消息,说陛下身体不适,特请了太后回宫主持政事,自己去大相国寺修养。又下旨让他立刻赶回去。沈熹年坐在船舷上看着碧绿的江面,轻笑着自语道:“真是想不到啊!居然会走这一步棋。”
“大人,您即刻回去吗?”送信来的人低声问。
“天子有口谕,我自然要回去的。你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回。”沈熹年微笑道。
“好,那我先回去复命了。”那人应了一声,躬身退了下去。
沈熹年伸了个懒腰,回头喊船家:“老何,今晚吃什么?”
“大人,有鱼!是烤着吃还是炖汤?”
“又吃鱼,吃腻了!现在码头上,为何不去买些别的吃食?”沈熹年说着,从荷包里拿出一块银子,扬手说:“你去买些其他的菜肴,除了鱼虾什么都行,再给爷买两壶酒来!”
船家接了银子,高高兴兴的去买东西。沈熹年一跃而起,转身钻进了船舱。
已经离京几日的忘忧已经没有力气去责怪沈熹年了,此时她的心中慢慢的都是思念和担忧。心里都被赵祯一个人充斥着,他的清傲的眼神,他嘲讽的微笑,他凉凉的指尖以及他每次用膳都要自己先尝一口的习惯,点点滴滴都在眼前和心里无限放大,让她的思绪里再也挤不下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