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有些意外,扭头问忘忧:“哦?你让他去办什么差事?”
“我跟钱丰明签了契约,每年要制不少的香饼。在这里住着不方便,所以想买个宅子,再找几个可靠的人过来做帮手。这件事情托付给旁人也不合适,只有熹年去跑了。”忘忧说着,又给赵祯盛了半碗炖羊肉。
“这倒是一件事。”赵祯皱了皱眉头,朝外面喊了一声:“宋嬷嬷?”
宋嬷嬷应了一声推门进来,问:“陛下有何吩咐?”
“是有件事儿用过午饭你带着忘忧去看看我们在吉明巷子的那处宅子。若忘忧觉得合适,就去把房契过到她的名下吧。”赵祯说。
“哟,这怎么行?”忘忧忙摆摆手,说:“有宅子给我们用也就罢了,何必过到我的名下呢?”
宋嬷嬷说:“那宅子原本是在贤王府一个二等管事的名下,乃是陛下龙潜时的私产。陛下高兴给谁就给谁的,再说,若你们搬过去制香,若那宅子还在贤王府管事的名下,被有心人查出来也是麻烦。”
忘忧细想也是,又想着赵祯的私产都落在旁人的名下,自己也跟那些管事没什么分别,便没再反对。
饭后,宋嬷嬷带着忘忧和沈熹年去看宅子,赵祯则带着袁妈妈以及两个护卫悄悄地去审讯陈氏香草。
赵祯说的那处宅院乃是四进四出的院落,后面有个小花园子,有专门的花匠打理着,种了数十种奇花异草。还有一个有地龙的花房,忘忧见了非常喜欢。
宋嬷嬷怕赵祯审问陈香草时间不会短,便带着忘忧在院子里仔仔细细地转了一圈儿,又把看管院子的老管家叫过来给忘忧认识,并把赵祯的安排说给他听,离开时已经是傍晚。
回去的路上,宋嬷嬷问忘忧:“姑娘是想直接搬过来住,还是平日里就住在大相国寺,又需要的时候再过来?”
忘忧犹豫了一下,问:“嬷嬷觉得怎样更好呢?”
宋嬷嬷叹到:“实话实说呢若说方便省事,自然是直接搬过来住比较好。反正这里屋舍足够,而且也整齐清静些。只是,太后娘娘的人回因此关注到这里,你也知道,她知道陛下对你与众不同,若她不计较便罢了,若认真计较起来怕也会有些麻烦。”
忘忧忙说:“那我还是隔三差五悄悄地过来吧。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让太后娘娘跟陛下之间再多一些矛盾。”
“姑娘真是懂事,不枉陛下爱重你。”宋嬷嬷会心地笑了。
忘忧忙说:“嬷嬷过奖了,我年轻不懂事,已经给陛下惹了不少的麻烦。也让嬷嬷跟着吃了不少挂落儿。”
“姑娘可别这样说。”宋嬷嬷笑着摇了摇头,叹道:“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是要互相拖欠的。你欠我,我欠他,这样欠着欠着,便一辈子都纠缠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这应该便是那些修佛修道者说的缘分吧?但在我们世俗之人看来,就是互相之间的亏欠罢了。”
忘忧一愣,细品宋嬷嬷这话觉得十分亲切又深刻。
“嬷嬷,有件事儿,想请你帮个忙。”忘忧说。
宋嬷嬷轻笑道:“姑娘跟我不必这般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力所及,一定为姑娘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