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旻如此,他的儿女又怎会比他好出多少。
如今这样的形势,对外祖一家的境况视而不见,才是最明哲保身的做法,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到底展现了人性的凉薄至此。
寒亭轻叹了一声道:“罢了,叶儿,你取些银两,到城外庄子上找几个脸生的,去把路家老爷子和舅母的尸首收敛了吧。”
叶儿点头,应声离去。
寒亭则是对着那种嫁妆单子,细细思索起来。
这笔厚财并非乃是周氏为自己的女儿所留,自己如今占据了这个身体,可却不能连这笔钱财一并占据了。
想来想去,她将那单子折起,收了起来,且先放着,总能用的上。
十一月匆匆而过,随着京中的雪越积越厚,年关将至。
入宫的日子,也到了。
第二十九章 大婚
十二月初六, 这是礼部为东宫迎娶太子妃选定的黄道吉日。
原本按照礼部之前的设想,十二月初六这天,太子殿下会同时迎娶太子妃和侧妃入东宫。
两位娘娘一前一后, 就连迎娶的依仗, 礼节也全都是按照迎娶太子正妃的标准准备的。
甚至因为礼部尚书本就是钦定太子妃的父亲,太子的岳丈, 这场大婚还筹备的格外隆重, 礼部上下无一敢不竭心尽力。
可是谁能想到, 就在太子大婚之前,竟然爆出了这件皇家丑事,礼部尚书陡然倒台, 整个礼部乱成一团,偏偏宫里还传来了太子旨意, 婚礼照常, 直将原本的太子妃册封礼的流程删掉即可。
在礼部众人看来, 这抬一个侧妃入东宫,用的却是娶太子妃的流程,实在是过于隆重, 将来东宫若再娶正妃,礼节上又该如何操办。
最主要的是,礼部这么做, 岂不是如同将蒋家和皇后娘娘的脸踩过去一般么?
不过正当礼部众人焦头烂额, 觉得实在为难之时,新任礼部尚书到了任上。
这位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大人完全没理会礼部原本的这些迂腐的老侍郎们的苦口婆心, 大笔一挥,就定下了太子大婚当天的流程婚仪,一切就照之前准备的办, 不必在为此大费周章的改动了。
这帮老侍郎们虽说是迂腐不通了些,可是到底不是傻的,上官这么明显的做法,无疑不在向他们透露着,礼部这一块儿地儿,现在谁说了算。
部中稍微精明些中层 * 骨干官员,也都嗅到了一丝风雨欲来的气息。
这势头不太对啊,太子这般行径,明显是对皇后娘娘有所不满了,不然也不会把一个迎娶侧妃礼搞得这般隆重,再联想到近日来频繁有御医出入皇宫内院,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缄默不语。
冬日里,原本不是个般婚事的好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