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眼角隐有清泪,欲坠不坠。
“我一直以来心中愧疚,好不容易等到能将大姑娘接回来,恨不得将所有好的东西都捧到她身前,来补偿她,只是衣衫首饰,胭脂水粉,丫鬟婆子这些都可以弥补,可那身为京城名门闺秀的诗书礼仪,教养举止,却是弥补不来的。”
“大姑娘如今在京中,名声不好,我这个做母亲的心中真是又难过又着急,可又有什么法子。我只能想着寻一个能容她这性子的人家,我那娘家虽然不富贵,可是我们知根知底的,能好好照顾她的人家,我那侄子也是个老实上进的,将来未必就没有出息,只要大姑娘能过得好,我也心安一些。”
“今日秀秀的事情更是让我下了决心,秀秀能入东宫,我们脸上颜面已足够荣光了,又何必还要将大姑娘的终身搭进去,只要她日后过的舒坦,我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路氏说到这,已是满脸清泪,姜旻也是神色动容。
他将妻子柔弱的身躯抱住,小心的为她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他哑声说道:“晚娘,我虽知你素来柔善,却没想到你竟然这般替函亭着想,将她看做自己亲女一般,这一点,为夫不如你啊!”
路氏只是轻轻摇头:“夫君是大丈夫,心思不如女人细腻,但也是疼孩子们的。”
姜旻被路氏说的,也觉得有些亏待了自己这个嫡长女。
“既然如此,那就依着你说来吧, * 好歹父女一场,总是要为她着想的。”
路氏顿时破涕为笑,昏暗的灯光下,美人梨花带雨,更显楚楚动人。
姜旻心中一软,顿生喜爱怜惜。
能娶到这般善良温柔的妻子,一定是自己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他想。
幸亏与他厮守的不是那倨傲的周氏,不然哪有此刻的温馨幸福可言?
第二日一早,路氏便命人回娘家请自己嫂嫂到府中一叙。
路氏的大嫂姓黄,出身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之家。
原本按照路老爷子的官职来说,娶媳妇怎么也不至于娶个门第这么低的,只是路氏的大哥实在不争气。
念书念到二十郎当岁,依旧还是个白身,再加上路老爷子为人迂腐,在官场中混了大半辈子,依旧是人情和银子一样没攒下,这自然也就娶不到什么高门的媳妇。
若不是路氏嫁入了侯府,帮着给大哥捐了个闲职,这一家人在京中的日子还不知得是怎么难过呢。
大嫂黄氏一进门,见了路氏就露出一个略显谄媚的笑容来。
“晚娘啊,今儿咋这么着急叫我来呢?”
路氏笑了笑,指着椅子让嫂子坐下,才开口询问。
“家里如何了,爹身体怎么样,子昌念书可还勤奋?”
黄氏连忙道:“子昌看书用功的很,家里的蜡烛最近都多费了好些银子呢!只是这些天上秋,老爷子的咳疾总是反复,许是秋燥火气大,昨日请了郎中看了,说是抓几味药先吃着,看看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