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这不是,一根筋只会做事的向末,就没弄明白人家是什么看出来大势的吗?

这么一想,唉,没有他的话,向末可怎么办呀?要是哪次任务,没给她身份上开挂,让她一穷二白的开局,不得让人卖了还要帮人家数钱啊?

这愁人劲儿的。看来还是得他跟着。

向末哪知道方逐溪脑子里算计得那些呢?还把她看得扁扁的,快要不能自理了。特别听话的,人家不让她想了,她就真不想了,翻身往人怀里一滚,伸手把人家腰一抱,找到最喜欢的位置,美滋滋的睡觉了。

就是这么心大。

“妈,您这可是够清闲的?”转天,方爸去上班了,中午回来收拾行李,说是要去下面亲自请人去,拿着行李箱就出差了。方妈在家里坐得可稳呢,就没上班,就跟向末一起给孩子捣鼓吃的。方云期也上班去了,方逐溪带着瞿麦和孩子们一起去逛京城熟悉环境去了。就剩下婆媳俩,在家里调饺子馅,准备包饺子,家里的供应不算多,好在季节好,菜还多,带着粮本,差点没把向末挤死,才在副食商店买到了一捆芹菜和一条儿五花肉。

方妈可淡定呢,手上不停,“不忙。该清闲的时候得清闲。我现在身体不好,先养好身体才能工作。”

呃……

昨儿看您抱孙子那个利落劲儿,喧喧都四十斤了,你抱着跟玩儿似的,真没看出来身体哪不好了……

算了,方逐溪让她想不明白的就别想,那就当是身体不好吧。

八月份,科教大会开始。方爸参会,回来就让方逐溪与向末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向末到了京城之后,发面只靠着老两口和方云期的供应,家里吃喝用度也是紧巴巴,就给向大哥发了电报。向大哥和向二哥一起过来了一趟,借了农场的货车,足足给拉了一车的米面油和菜,都知道向末家是东北农村的,一看车上的菜也都是东北最爱种的菜,周围的邻居看面了也没觉得有啥意外的,还有显然跟方爸方妈是老相识的,直接上门讨要,说要打土豪,见者有份,让方老板接济。那能咋办,分呗。大半车的菜都跟附近的几家分了,只米面油全都留在了家里。方爸方妈中间拿出过一点,也不知道送到哪了。

向大哥也不是只送吃的,他来也是要问问方妈,他们那生意要怎么办?这些年,来回的运粮,都能了一条固定的商路了,从龙府县城到中原省城的郊县,一路上,运粮运菜运酒,多少人绑在这一条道上呢!如今方妈进城,那这以后,生意还要不要继续,怎么继续,得有个章程吧?还有政策要是有变化,是个什么风向,他也得打听打听啊。

方妈方爸来京,方家二叔带着方家老爷子老太太回省城了,方三叔留在老家。方二叔回来就接手了小酒馆,梅老爷子没跟着进京,都是八十来岁的老人了,后院能住来,也没什么不方便的。酒厂是梅家的老人儿管着呢,也差不了事儿。

如今供应这么紧俏,吃用都得抢,买个菜还得看运气,买到啥算啥。

“先这么着吧,不急着撤。等稳定下来再说。”方妈是跟的这个话。

“姥爷也是这是这么说的,我估摸着您也得这么说。”向大哥就笑,他跟着向末叫,也管梅老爷子叫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