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将军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只能继续顺路走下去。
在亚烈苦奈国王陛下面前,阿里大将军早就已经夸下了海口。就此罢兵,阿里根本就没有办法向国王陛下解释,更别提得到亚烈苦奈国王陛下的宽恕了。
大将军阿里表面上仍然保持着镇定,命令这三个千人队退下去整理队伍,治疗伤兵。随即又调过来五个千人队准备发动第二轮冲击。
这时候,远方的大海上传来了“轰隆隆”的炮声。
大将军阿里精神一振,心知达斯将军在大海上的进攻也已经开始了。
大将军立刻下达了攻击命令。然后,大将军阿里带领着一群亲信将佐登上了侧旁的一座小山观战。
锡兰山王国的士兵们举着木盾、皮盾、铁叶子盾牌开始了集群冲锋。在喊杀声中,疯狂涌动的人流无比壮观。
随着将令,停泊在张劲枫部两侧港湾之中的明军战船上的炮手们已经扯掉了大红的炮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岸上疯狂涌动的人潮。
人潮已经涌到了距离张劲枫部不足十五丈之处。
刘贤聚将军的座船桅顶上猛然间升起了一面红旗——这是号令。
左右两侧二十门火炮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出了一声震悚人心的咆哮。
刘贤聚将军和杨节将军指挥的战船距离海边不过十余丈,岸上的攻击人流距战船不足四十丈,正是火炮的最佳杀伤范围。
于是,每一声炮响,都在汹涌的人潮之中开辟出了一条血肉狼藉的胡同。
震耳欲聋的炮声也震落了所有锡兰山士兵的魂魄与斗志,这种意外的打击使他们整齐的攻击阵型立即就变成了乱窜。
炮声刚刚响过,张劲枫部的火枪手和与战船上的火枪手同时向阵形混乱的敌军开始了第二轮齐射。
枪声未歇,箭雨又至。
在这样连续不断迅风疾雨般的猛烈打击下,将佐们已经无能约束士兵。丧失了斗志的锡兰山王国士兵们转身就逃,势头比海水退潮更加地迅猛。
站在山坡上的阿里大将军清楚地看明白了整个攻击与败退的过程。他更加地清楚,自己已经骑在了老虎背上,欲进危险,欲退不能。
两轮冲击过后,大将军阿里损失了将近四千人。
但是,在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之后,他的两次攻击却像隔靴搔痒一样,没能伤害到郑和水师的一根毫毛。
大将军阿里对郑和水师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照这样打下去,即使手里的五万士兵全部战死于此地,也休想攻破郑和水师的防线。
阿里又侧耳听了听,海上的炮声也已经停止了。
估计达斯将军也已经无功而退了——在大海上战胜郑和水师,这个愿望还是有点儿太过于异想天开了。
在进攻无果的情况下,达斯将军当然可以选择退兵。
但是,阿里大将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