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说书人借助此书来吸引听众,听众们听完故事意犹未尽,便买来书来读, 竟形成了一个双箭头的促进流程,使得这本书这本书上市没多久便销售一空, 各大书坊接连加印,再一次带动了销量。
读的人多了, 也有人注意到这本书的第二个作者:东吃吃。
看的人纷纷一脑门问号:这又是谁?什么东吃吃?怎么不来西吃吃?
当然他们也更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一个人可以有如此大的排面,能够和春柳先生并排写到著作人那里。
他们很想对春柳先生说:如果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机敏些的人很快在前言和后记找到了答案:原来春柳先生这本书是在一位小友课稿的基础上写就的, 书里的内容大多来自小友的转述, 而他仅是一个加工人而已。
这叫众人大跌眼镜。
怎么可能?!
春柳先生真是不遗余力捧新人啊。
他们对这个“东吃吃”愈发好奇了,努力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寻找这人的蛛丝马迹,然后终于有有心人发现, 在他们忽视的书封勒口处, 写着这位的简介:西风烹饪学校创始人, 盛京美食潮流引领人。
众人:????
这时候,对西风有了解的,或者说是臭豆腐、米粉、绝味虾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自然了解西风是个什么量级的存在——好像看不到它究竟在哪里,却又无处不在。
因为他们最近爱的吃食,全都是出自西风啊!